奇书网 > 明犬 > 第三百零二章 升官

第三百零二章 升官

作者:小九儿许云鹤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一秒记住【奇书网 www.qishu.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赐宴什么的,宋庆并不在乎,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利益主义者,根本不在乎什么虚名,这顿饭吃成什么样子,对他来说没什么作用,他在乎的是皇帝请他吃饭了,这个名声传出去之后,往后可就好混多了。

    虽说皇帝赐宴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每次科举之后都要来一顿,平时也会赐给那些功勋卓著的老大人,但赐宴给年轻人的却不多,单独赐宴的更是少数,单独赐宴给一个年轻武夫的,那更是少上加少。

    时间到了崇祯五年,有些比较具备先见之明的,已经能够看出些趋势,接下来的年头里面,武夫的作用将被逐渐拔高,因为国家已经不在承平,北边有强悍的后金,还有附翼的蒙古,观内还有此起彼伏,虽然暂时还不算心腹大患,但也已经足够麻烦的反贼,太平年间天下自然重文士,凡事都以文人为先,可到了如今这个年月,谁都要指望武夫们奋起了。

    一句话,这年头的武夫,赶上好时候了,宋庆这种年轻又格外能打的,更是占了大运道,没见皇帝都要亲自传见赐宴嘛,往后这天下多少要变一变了,除非再次回到海晏河清的时节,否则武夫的地位将会被不断拔高起来。

    只不过这个时候即便是再如何悲观的人,也想不到接下来十几年的变化,更想不到十几年后将会江河倒灌,山川崩碎,虽然病入膏肓,但看上去依然无比庞大的大明,竟然在一夜之间垮塌下来,这个变化是谁都想不到的。

    可即便想不到这个,宋庆还是得到了广泛的欢迎,从他出了皇宫那一刻起,便已经成为了满京城最受欢迎的人物。每天都有无数各级官员来找他聊天,先开始还只是武官们,到后来听说这人似乎还挺知书达理,文官们也试探着过来拜访了,聊天内容大家都差不多,全是围绕着大凌河之战,或者说是《崇祯英雄传》的内容。跟他展开热情洋溢的攀谈。

    攀谈过后,所有来拜访的都要将宋庆和狗营狠狠夸赞一番,什么国之柱石,社稷干臣,本朝戚继光,力挽狂澜于倾颓。虎踞辽东以克强敌,总而言之一切能够给武将用上的好词儿,几乎都贴在了他身上,而且是反复的贴,到最后宋庆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几层皮了,脸上肌肉也开始出现固化趋势,却依然只能每天笑呵呵的迎来送往。这毕竟都是人脉。

    几天之后,局面忽然为之一变,崇祯想要给想给他和朱徽媞做媒的事情,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流传出来,头些日子大批量的观光客转眼间都不见了,除了关系特别好的那些京营军官之外,再看不到任何人过来拜访。

    宋庆心中明白,若是自己成为驸马。往后身份倒是尊贵了,实力方面却是一降到底,崇祯的妹妹不多,有名的似乎还就只有这一个,女儿们更是暂时不用提,按理说这驸马也是个稀罕货色,问题在于只要做了驸马。那是肯定不能再领兵的,如今不是大明开国初年那会儿,同样也不是武宗皇帝正德的时候,没到天下大乱之前。一切都要按照规矩去做。

    所谓的规矩,就是做了驸马之后,直接把兵权交出去,北京城里找个房子,每天蹲在里头看四方天,隔不知道多长时间,按照一整套规矩去跟公主行次房,胆子大的您平时还能跑去青lou妓馆混混,胆子小的就真的只能在家自撸了。

    出现这种状况,文武官员们暂时不来也能理解,毕竟大家也要观望一段嘛,若是此时来的太勤快,倒是不会出什么事情,但交情若是越来越深厚,好歹就要有点实惠,往后宋庆如果真成了驸马,前期投资不都打水漂了。

    这种事情换了宋庆,也一样是要观望的,只不过他做的不会如此明显,讲究个文火慢炖,哪怕就是撤柴火也是一根一根的撤,不至于一下子釜底抽薪,倒是京官们大风大浪、大起大落见得多了,做这种事情从来都是讲究个干净利索,同时丝毫不会觉得不好意思,若是宋庆这婚事冷不丁又没影了,他们还照样过来喝茶聊天,保证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

    京营那些军官对这些事情也再清楚不过,他们跟宋庆关系很好,宋大人从辽东拿人头换了不少银子,这会儿实打实的大财主,每天晚上都要带着京营的军官们出去喝酒吃肉,也算混出了莫逆交情,见其他官员如此做派,心中都是不平,几口酒肉下去就开始抱怨,倒是宋庆对此显得很无所谓,他觉得崇祯应该也想明白了,不会为了个公主折损他这员大将,否则那天赐宴不会匆匆结束,后面也不会绝口不提此时,多少倒是让他放下了心,反倒是比前几日踏实了不少。

    不过当官的不来了,勋贵们却开始串门子,从打流言开始传播那天,当官的都该干嘛干嘛去了,他几乎遭遇到了满城勋贵的联合围剿,到处都有人想要看看他长什么模样,有些和皇家关系亲厚的,更是每天都约他出来聊天,请客的几个领头人一直没变过,但陪着喝酒的却每天都要换新人,不是什么伯,就是什么公,都是跟老朱家沾亲带故的那种。

    这回宋庆真有点怕了,这帮勋贵太热情了,当官的总归要讲究些体统,文官与武官接触太多,容易影响自己的清名,同为武官的则害怕别人猜忌,因此前几日虽然来的也很勤快,但大家还都存着几分礼制可控范围之内的距离。

    勋贵们却不讲究这么多,历朝历代的勋贵几乎没有好名声的,总是要被清流文人骂,百姓们稀里糊涂的自然也就跟着骂,勋贵们最初时候还要在意些,可骂的多了也就不在乎了,一个个皮实的紧,反正名声就这样了,老子自己痛快就行!

    于是乎。只求痛快的勋贵们开始联合围剿宋庆,每天酒肉局从不间断,饶是宋庆这人挺贪嘴,也架不住这么吃,况且他每天晚上还要领着京营一帮军官重复这些事情,真心是有些难以招架,只觉得皇太极都没这么帮人难对付。

    又是几天时间。宋庆已经快吃不消了,风头总算转了向,因为皇帝的封赏下来了,宋庆升为分守徐州参将,兼职狗营营官,徐州卫千户职位也不变。完全是在从前的基础上给了他三千多兵马,这可算是天大的厚恩了。

    国朝带兵数千的将领说多不多,说少可也不算少,问题是这些人好歹也得三十来岁了,宋庆可刚刚二十岁,虽说这分守徐州的参将品秩不算太高,可好歹也是四品官了。更何况宋庆手上的力量完全能顶上三品参将。

    更为难得的是,宋庆的老爹宋虎,踏踏实实在徐州做千户,也没参加这次的大凌河之战,居然也直接升为三品指挥佥事,说白了就是把儿子的功劳分到他头上了,宋家父子如今也算是彻底生发,往后在江北能行走着了。

    同样父子生发的还有王坚。王坚此时已经是百户,直接给升了千户,留在徐州跟宋虎厮混,数着日子盼儿子的王昌,也和老搭档宋虎一样升为佥事,反正徐州卫的佥事们京城一战打死了不少,孙伯平有预感宋家和王家要起势。这一年来竟然只任命了一个新人,一直都在给宋王两家留着位置,如今正好能够顶上,也算是孙指挥使的先见之明奏效了。

    话说回来。哪怕就是没有位置,难道还不能给添两个吗?宋庆如今是皇帝眼皮子周围的人,出了事情第一时间就能想到,在徐州的势力更是已经根深蒂固,这趟回去之后更是要加重几分,当爹的做个佥事还不行?没做都佥事已经很谦虚了。

    除此之外,其余人等自然也都是有封赏,胡捷跟孙伯平一样,也封了轻车都尉,虽然官位没变,但却有了勋位,让老胡高兴的几乎没蹦起来,洛小北和薛五也都是升了千户,反正他俩如今都在宋庆麾下,甚至不用占徐州卫的兵额,到时候自行招募兵丁便是,等待了十几天的工夫,如今总算是拿到了自己该拿的东西,众人的兴奋之情都是溢于言表。

    同时这也释放了一个信号,宋庆娶公主的事情没戏,如今这大明的江山虽说不算风雨飘摇,但也绝对不能说是太平年景,皇帝还是要倚重这员大将的,眼看着一颗先是冉冉升起,随即又摇摇欲坠的将星又重新发光发热了,京城各处中低层官员马上又换了热情脸,开始每天往京营跑,继续跟宋庆攀起了交情,并且丝毫没有为先前的事情感到难为情。

    当官的如此,勋贵们自然更不会放弃,虽说跟宋庆做不成连襟了,但这几天的工夫聊下来,也知道这位宋将军做生意是块好料,勋贵们有不少都在江南那边做买卖的,宋庆虽说在江北,但距离江南却非常近,彼此间都能有些照应。

    宋庆这几日跟勋贵们喝酒吃肉也不是白干的,没少说自己在徐州的生意,那意思也想往北边扩展点商路,最好的代销自然都是这些勋贵们的铺子,如今宋庆升了官,在江北地面更加说一不二,很多原本还不太成立的东西,如今都是水到渠成,大家自然乐得再多讨论些细节,于是开始跟那些当官的抢人,甚至为了宋庆去谁那里赴宴打起来。

    局面一片大好,可宋将军却真有些顶不住了,他没具体上秤称过斤两,但明显感觉到自己正在变胖,薛五等人因为总要陪他出去吃吃喝喝,也都有这个趋势了,作为一个素来心系天下,从来不敢放弃军队建设的人,他多少有点危机感。

    问题是不去还不行,先不说大家的面子问题,就算是为了自己的生意,他也必须要出去吃吃喝喝,跟上辈子为了业绩跟客户出去拼酒完全一样,宋庆觉得自己命真苦,这都穿越到大明了,居然还是难逃这种厄运。

    好在,这一切在他快要到达崩溃临界点的时候,终于都结束了,山东那边传来加急文书,孔有德李九成在吴桥发动兵变,如今已经祸害了小半个山东,当地实在是抵挡不住,请求朝廷速发援兵,拯救山东一地官民百姓。

    消息传到京师,顿时便是旱地之雷,将朝中衮衮诸公都惊了,毕竟辽东那边的事情才刚刚结束,这山东居然又发生叛乱,而且据调查叛乱的孔有德和李九成等人,都是当年毛文龙的旧部,跟如今的关宁军打断骨头连着筋,说是一家人都不为过,这种时候居然在山东闹起了兵变叛乱,朝廷上下不可能不重视,甚至可以说是相当重视,生怕酿成大祸。

    宋庆此时万分感谢孔有德,和李九成父子,以及闹出兵变的辽兵们,若不是他们的话,自己还指不定要在京城混多长时间呢,崇祯显然还没有彻底放弃给自己介绍公主的事情,估计是正在权衡利弊,短时间内还不打算放他离开,反正如今辽东那边没事了,宋庆留在京城也不耽误什么,因此根本就不提让他滚蛋的事情,权当不知道几千徐州兵留在京师。

    崇祯不着急,宋庆自己却很着急,更害怕自己最后真娶了公主,后半辈子都要在京城无所事事的终老,因此听说山东那边闹起来了,立刻便上书请战,兵部正为这事发愁,这几天大骂叛贼的有的是,请战剿灭的却几乎没有,见他如此主动,当即也不客气,直接呈到皇帝御前,又把宋庆夸奖了一通,意思是请皇帝马上派此人去山东平叛,保证马到功成云云。

    万幸的是,崇祯在公私之间分的还是很清楚的,尽管很舍不得宋庆离开,却还是准他带兵平叛,同时还拨了他京军两个营头,加上徐州邳州的兵力,共计一万大兵,前往山东平息叛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