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飞景悬鸣 > 第六十章 千变万变,唯脸皮不变

第六十章 千变万变,唯脸皮不变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一秒记住【奇书网 www.qishu.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心里揣着太多事情的时候,纷乱的思绪总会阻隔困意,让人在茫茫深夜辗转反侧,忧虑难眠。

    就如此刻心有千般事的李青十。

    嗯?

    好吧,震天响的呼噜声表明,这样的事情也有例外。

    心中揣着的事情如果离自己太遥远或者是现状极难改变,彻夜难眠便显得毫无意义。

    所以李青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睡了一个畅快的大觉。第二天起了个大清早。

    毕竟自己就要做教习了,总得有个好好的表率不是?

    走下楼,一楼的大厅里,阵眼边,鹿溪和吴银早已按照李青十昨天的安排,等在这里。

    “怎么着吴兄,小鹿溪,今天有多少人想要来拜入本剑仙门下?”李青十一脸得意,似乎昨天的丝丝阴霾顿时一扫而空。

    二人不知道李青十在晓正堂里发生了什么,也并不打算问,按照李青十的性格,但凡是能说的,他肯定会自己说。甚至有些避讳,不好明言的,只要不是什么干系重大的事情,他也会憋不住说出来。

    现在既然他不说,自然也不该问。

    鹿溪心中倒是有些别样的想法,李青十没有再提自己来历的事情,而且看起来以后也不打算再提,这让她在不解之余感到一丝放松。

    自己自杀山中来,带着柳生偠交代的任务,当然不可能告诉李青十。她本可以按照杀山设计好的来历搪塞过去,但这几天与李青十接触之后,虽然时间不长,却在他身上感受到了一丝亲近气息,这欺瞒的话,竟然怎么也说不出口。

    正自焦急的时候,从晓正堂回来的李青十,居然像忘记了这个事情,这对自己来说倒是好事了。

    “怎么不说话,是人太多,拦不过来了吗?”李青十再次问道。

    吴银面露男色,好一会才从牙缝里迸出几个字来:“一个人都没有来。”

    “怎么会?”李青十似乎极为惊讶,难以置信地把目光移向鹿溪,却见鹿溪也目光一躲,轻声道:“青十哥哥,是真的一个都没有哦。”

    李青十很受伤。

    “本剑仙这么英明神武,怎么可能吸引不了人,更何况在我剑仙李无敌修行大阵中修炼起来事半功倍,怎么会有人不愿意?难道有宵小之辈在背后使坏?”

    吴银再次听到这个令人吐血的大阵名字,又听了李青十迷之自信的话语,很想让李青十重新认识一下自己。

    “许是青十兄对招收弟子的要求令学子们望而却步了。”

    李青十一想,道:“言之有理,可我与栾老头本就存理念之争,难以调和,游离于我们双方之间,对修行可不是什么好事。再说,我是要和栾老头分个高低的,要是教习的弟子们既学习了我,又学了栾垣,怎么分个孰高孰低?”

    李青十皱着眉头,似在沉思着什么,然后道:“我知道,我年纪轻,资历浅,人微言轻,无论有什么令人钦佩之事,恐怕都难以服众,恐怕现在还得想个办法,先把我的名号给打出去。”

    “怎么打出去?”吴银问道。

    “有一个办法!”李青十嘴角翘起,然后附在吴银耳边说了。

    “这?这能行么?”吴银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半是尴尬,半是怀疑。

    “哎呀,吴兄你信我,先这么办。既然好多学子拉不下脸来找我这个小孩儿当教习,那我就去求着让他们怜悯我,做我徒弟。”

    “这……”

    “好啦,吴兄你给不给面子?”

    “好!那便先这么做了。”吴银受不得激,干脆答应了。

    话音刚落,三人来到了窝棚边,看到了正装模作样拿着一本书在看,脸上还挂着几分痞气的老黑。在众人古怪的目光里,老黑惊慌失色地把书扔了出去,似乎这本书只是方才顺手在地上捡到的,根本不值一提。

    然后,三人一鸟又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

    李青十带头的有一次古怪行为再次像一场旋风般扫遍了整个学院,也扫到了栾垣总教习的耳边。

    “那李青十招不到人竟然出此下策?”栾垣一脸玩味的问道。

    “跳梁小丑罢了,就算是有点微末本事,也掩盖不了其行径之无耻。他如此堂而皇之的和师尊对着干,不是无知,就是愚蠢。一个乳臭未干、目中无人的小子,如此行事,真是不自量力。还望师尊释怀。”卫长躬一脸鄙夷之色,语气里充满了不屑。

    “师尊可要我再次动手,为您出气。”卫长躬义愤难平,问道。

    “呵呵呵呵,这倒不必,”栾垣似乎满不在乎地笑了笑,“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我又岂会放在心上。注定碰壁的事情罢了。”

    栾垣再次摆摆手:“何足道哉,年轻人便由得他去,长个记性也好,省得再目中无人。”

    “长躬,一年之后的赌约,你可要好好准备,全力以赴啊。”栾垣看着卫长躬,话锋一转,似乎是在好意相劝,只不过脸上布满了揶揄的笑意。

    卫长躬一愣,然后和栾垣相视一笑,“哈哈哈哈哈。”

    快意而疯狂的大笑声穿透了云层。

    因为这个笑话,真的很好笑啊。

    但长离学院的许多学子,此刻却笑不出来,惊愕而费解的神色堵住了本就不一定存在的笑意。

    这样的神情这段时间以来出现的次数并不少,且往往伴随着一个人的名字,就是那个号称剑道之耻、厚脸之王、古怪事儿逼等的李青十。

    李青十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这么多称号,而且还这么……这么的不佳。

    “看来世人对我误解很深啊。”李青十喃喃一句,语气里面饱含着遗憾和故作出来的萧索,引得吴银和老黑齐齐翻了个白眼儿。

    “看来咱们还得加大宣传力度,把我的这些假印象给抹去,来来来,锣鼓敲起来,小嗓子喊起来!”

    “来来来!”

    “青十哥哥,还要来啊?”鹿溪噘着嘴,似乎有些不情愿。

    “当然啊,你看,整个学院都看到你的风姿,多好。”

    “快快快,继续动起来,吼起来!”李青十似乎对这样的事情格外的热衷,吆喝声源源不断。

    吴银鹿溪和老黑一脸无奈地敲打着李青十不知道从哪儿摸出来的锣鼓,在“乒乒乓乓”的嘈杂声音之间传出他们有气无力、暮霭沉沉的声音。

    “剑仙李青十广招弟子,包食宿,提供修行大阵,丹药灵石予取予求。”

    除了李青十扯着嗓子之外,吴银和鹿溪都只是微微动了动嘴巴,似乎很是疲惫。

    吴银心中更是受伤,丹药灵石予取予求,摆明就是为了宰自己这个纨绔子弟的。

    “嘎嘎”,老黑面无表情的配合了两声,脸上早已不复刚出门时候的神气。

    来往的长离学子们惊呆了。

    似乎在他们的认知里,从没遇见过如此骇人听闻的事情。

    怎么会有修剑的人脸皮厚到连气节也不要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招收弟子的。

    “最关键的话要来啦,赶紧准备,赶紧准备,就按照我交代的那样。”李青十脸上带着兴奋的潮红。

    话音刚落,吴银和鹿溪都惭愧地低下了头,声音也变得微如蚊蝇。

    “怎么回事儿,这句话可是关键,能不能招到人可就全靠这句话了。”李青十再次动员。

    吴银和鹿溪感觉脸有些发烫,实在说不出来。

    “哎”,李青十叹了口气,“你们这样怎么可能招的到人,何况这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干嘛这么放不开,看我的!”

    他接过锣鼓,深吸口气,一边走一边喊道:

    “求求各位大哥大姐,老弟老妹儿,帅哥美女们选李青十为教习!”

    刚音刚落,仿佛连空气中的微风都停了下来。

    这样令人脸红的言语配合着李青十夸张的锣鼓敲击声,像一记记重拳,狠狠地击打在学子们的心间。

    “这人还要不要脸?”

    “哪有教习当成这个样子的?”

    “教习居然低三下四的求人拜其为师,这算什么事儿?”

    李青十一路敲一路喊,似乎沉浸在就要招到弟子的希望里。

    吴银鹿溪和老黑掩面跟在身后,好几次都差点忍不住离开。

    听到这个消息的栾垣和卫长躬再次笑出了破天的声音。

    李青十倒是不管不顾,拉着不情不愿的二人一鸟足足进行了三天。

    这天晚上,李青十看着吴银和鹿溪,一脸忧愁。

    “还是没有招到学子吗?”李青十问道。

    “没有。”吴银摇摇头。

    “不应该啊,没人找本剑仙当教习,你们都不意外吗?”

    吴银和鹿溪这次齐齐摇了摇头,语气平淡而笃定:“没有。”

    “怎么回事儿呢?”李青十喃喃道:“难道真是资历尚浅?可凌洛昭也没比我大多少,也不是教习,为什么这么多人抢破了头都愿意拜他为师呢?”

    “我也不赖吧,创造大阵,温养的剑意也那么厉害,没理由吸引不了人啊,难道还是因为宣传少了的原因吗?”

    说到这里,李青十下意识的看了看吴银和鹿溪,二人毛骨悚然,忙转过头去,不与他对视。

    “可能是青十兄没有在所有人面前展示过真正的实力,没能让人有一个直接的观感吧。”吴银说道。

    李青十闻言,很是认真的想了想,然后道:“是了,应该是这样了,吴兄说的好。”

    “可怎么找人展示实力呢,现在的自己可没本事提前去找卫长躬的麻烦。”

    “看样子,我得找一个软柿子来捏了。”他自言自语,然后转身入了三楼,拿出一本书返了回来。

    “那就让我来找一个还算有分量的软柿子来捏吧。”李青十朗声道。

    吴银和鹿溪的目光看在李青十的手上,只见他拿得是一本最近更新过的院内弟子名册,然后直接往前几页开始翻找。

    他会找谁做口中的软柿子呢?

    还是有分量的软柿子?

    有分量的又怎么会是软柿子呢?

    二人心中有着大致相同的疑惑。

    “就他吧!”李青十把书在二人面前摊开,手指着一个名字。

    二人凑过头去,指尖前段,是一个在院里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个名字前面,有一个很有分量的响亮的前缀:

    “长离第四席,张启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