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给点光

推荐阅读: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一秒记住【奇书网 www.qishu.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御书房里,天子赵长衡收到了幽州的来信。

    幽州兵马大都督,越王赵长卿写给他的。

    信中提了几个问题。

    并且——

    指定让翰林修撰韩文正给出建议。

    赵长衡捏着信纸,目光不由得看向侍立一旁的韩修撰。

    年方十八,眉目如画,俊俏无双。

    每每站在一众朝臣之中,总能把那些四五六十岁的老帮子衬成渣渣。

    仿佛水灵灵的一根嫩葱,长在一片沙棘丛里。

    朝议时,每当他听那些老臣吵架听得烦了,就把目光落在韩修撰身上。

    养养眼,好心情这不就来了?

    不过,四皇弟是怎么回事儿?

    他跟韩修撰之间……还有什么特别的交情?

    怎么指定要韩修撰给建议?

    心里突然有些好奇,他将信纸倒扣在御书案上,起身。

    “四喜,朕要更衣。”

    四喜公公一听,圣上这是要出恭。

    赶紧进来伺候,带着天子向后面的偏殿去。

    进了偏殿,赵长衡停下脚步。

    看着四下无人,问道:“四喜,你帮我打听打听,越王他跟韩修撰有啥交情吗?”

    谁知,四喜听他这么一说,脸上竟然立刻出现了欲言又止的表情。

    赵长衡一看,嘿,这是知道点啥?

    “四喜,你有话就直说,别吊朕的胃口。”

    那谁敢啊?

    四喜扑通一声跪下了。

    四脚伏地,哆嗦得像只鹌鹑。

    “圣上容禀。”

    “站起来说话,你趴着我听不清。”

    四喜从地上站起来,凑近天子身侧,压低了声音。

    “圣上,奴才听说,京城中有个传言。”

    赵长衡诧异地看着他:“你这成天在宫里待着,耳目倒是灵通,连京城的传言都知道。”

    四喜嘿嘿一笑:“奴才休沐时,也会去京城的茶楼和说书馆子逛逛,那里人多口杂,耳朵里便听进不少。”

    “哦,原来如此。那你给朕说说,这传言是啥?”

    四喜看了看左右,小声道:“圣上,传言说越王在京中有个外室。”

    “啥?”

    赵长衡愣住。

    平时要给四皇弟娶妃,他推三阻四各种托辞,怎么自己还偷偷养外室?

    等等——

    “难道这外室跟韩修撰有关系?”

    四喜欲言又止,小心翼翼地看天子的脸色。

    天子脸色很难看:“你再不说我打你板子。”

    四喜这才垂着头,小声道:“听说那个外室,正是韩修撰的母亲。”

    嘶——

    赵长衡惊了。

    原来四皇弟好这一口?

    只是,韩修撰的母亲,那样有见识的女子,做个外室,有些委屈了。

    赵长衡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御书房。

    他拿起书案上那封信。

    “韩爱卿。”

    “臣在。”

    “越王从幽州传了一封信来,指明要你帮他出出主意,你来看看。”

    阿狸双手接过信,细细读了一遍。

    略一思忖,打定主意。

    他在御前跪倒:“圣上,臣想求个恩典。”

    赵长衡疑惑道:“你想求个什么恩典?”

    “臣想求一个能自由进出各部衙门,并有权向各部官员征询的恩典。”

    赵长衡默然片刻:“韩爱卿,你可知,你一个小小修撰,若是得到这么大的特权,只怕去了各部,都会遭人嫉恨冷眼。”

    阿狸坚定回答:“微臣知晓,但微臣不怕。为了完成越王所托,臣不得不如此。”

    “好,朕准了。朕让人为你准备一面腰牌,并一份旨意。从明日起,韩爱卿进出各部,任何人都不许阻拦。”

    “臣谢陛下隆恩。”

    两人话音刚落,突然听见外面传来吵闹声。

    “父皇——父皇——您出来一下——”

    赵长衡听见这嘹亮的小奶音,立时明白。

    二儿子来了。

    今天又是唱的哪一出?

    他忍不住招呼一声韩修撰:“走,出去看戏去。”

    阿狸一头雾水:哈?看戏?

    两人一前一后步出御书房,果然看见一出好戏。

    四喜公公正跪在御书房门口,张着两只胳膊,拦住面前的二皇子,不让他进去。

    再一看二皇子赵文祺——

    嚯!

    怀里抱着一堆兵器。

    赵长衡轻咳了一声:“四喜,你起来吧。”

    他望着自己儿子,眼神复杂。

    上回不过拿了一件农具,这回可好,直接把兵器一股脑儿的搬来了。

    “文祺,抱着不累吗?你先放下。”

    赵文祺听了,这才把怀里的兵器丢在地上。

    发出一阵咣咣当当的声响。

    “文祺,你抱这么多兵器来做什么?”

    赵文祺也不知是跑得,还是兴奋得,小脸通红。

    “父皇,我给您看看我改良的兵器。”

    “啊,你还改良了兵器?”

    赵文祺兴奋地点头,从地上拎了一把剑。

    这剑比正常的剑要小一半,正是适合孩子的尺寸。

    “父皇您看这个剑,原本特别容易弯曲,我就让人增加了剑脊的厚度,这样,就不容易弯曲折断了。”

    “哦,了不起,了不起。”

    “还有还有,您看这个弓。以前弓身用榆木,现在改成了桑木,弓的弹性更大,射程更远。”

    赵长衡震惊了:“这也是你想出来的?”

    赵文祺倒是诚实,摸着后脑勺嘿嘿一笑:“是我和师父一起想出来的。”

    赵长衡点头:“嗯,那也了不起。”

    “父皇,还有这个……”

    赵长衡看着儿子兴奋的小脸,意识突然开始游离了。

    他作为一个皇帝,总想着孩子要从小培养。

    尤其是熊孩子,更得下大力气。

    怕他不成器,怕他走歪。

    恨不得给他绑在杆子上,让他顺着杆子长,最好长得溜直,一点弯儿都没有,一点树杈都没有。

    可是,谁成想,杆子并没有什么用。

    人家反而找到一束光,顺着那光,自己找到了生长的出口。

    “皇后啊,咱以后教孩子,不能只教规矩,得给点光。”

    赵长衡看着皇后怀里的睡熟的小女儿,感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