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至尊顽主 > 第一二五章 国公镇九边

第一二五章 国公镇九边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奇书网 www.qishu.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一个月来陛下派一位镇国公、威武大将军坐镇宣府总领九边的消息,在宣府百姓中逐渐传开。百姓们开始时三三两两的到镇国公府门口看热闹,只见九边总兵、巡抚、都御史、镇守太监走马灯似的来到镇国公府,当甘宁总督朱厚熜、甘宁总兵仇钺、宣府大同延绥三边总制(宣大总督)杨一清、大同总兵常胜等来到宣府的时候,百姓们对这位镇国公的身份议论得更加热烈。

    甘宁总督朱厚熜本身就是陛下的弟弟,深得陛下的信赖,小小年纪以甘宁总督身份坐镇甘宁,那威风那气派是一般的总督比不了的。新任宣大总督杨一清,那也是陛下眼中的红人,就连陛下身边最得**的大太监刘瑾都不敢动他分毫,这不陛下刚刚提拔杨一清为宣大总督总制三边军务,这是多大恩**啊。大同总兵常胜那更是陛下贴身侍卫出身,曾经接任延绥总兵,把个延绥一线守的风雨不透,如今刚刚上任大同总兵兼任延绥总兵,二十多岁的年纪官至两镇总兵,比当初的马昂可厉害多了。

    这几位牛人大老远的跑到宣府,恭恭敬敬的在镇国公府门前报名而入,可见这位镇国公的身份是极其尊贵的。百姓们议论纷纷,都说这位镇国公绝对是当今陛下的亲兄弟,之所以到宣府来就是为了统领九边,保护九边百姓的。

    自打陛下设置宣永特区之后,宣府百姓的日子那叫芝麻开花节节高,看那些昔日连肚子都吃不饱的军户匠户们,如今是盖房子置业,每天红光满面的,买东西给钱也痛快,可见收入不少。

    如今永宁的皇家厂,已经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涵盖军用民用产的联合企业,招收的当地百姓越来越多。宣永百姓每家只要有一人在皇家厂里做工,一家人吃饱穿暖一点问题没有。若是头脑聪明的人通过拜师学艺成为匠师,那收入就和州县官员差不离,宣永百姓们的日子想不红火都难。要不怎么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通呢。

    如今宣永特区已经实行新的税政,主要是鼓励支持商业和工业,核定合理的商税,降低农税。如此一来百姓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因为农税降低,农户可以增加更多的收入,而且看着意思这种新税政正在九边逐步推广。

    政策是好事坏百姓心里最清楚,如此固本开源的新政,百姓们一下就明白其中的好处。中国的百姓是最淳朴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信赖谁,于是宣府百姓们由衷的爱戴当今皇帝陛下。

    百姓们知道自己见不到皇帝,于是就把这种爱戴转移到镇国公身上。每天早上,镇国公府门前都有提着篮子送来蔬菜等食材的老百姓。而且是放下食材就走,给钱都不要。这件事被朱厚照知道以后,就让唐牛和蓝星每天早上端着一笸箩铜币、银币啥的等着送食材的百姓来,守一个就给一份钱,并告诉百姓今后大明就花这个钱。通过这个举措,无形之中把新币制在百姓中推广开来。

    这天早上,百姓们提着篮子来到镇国公府前,他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互相攀谈着。

    路人甲:“老哥,今天的鱼很新鲜呀?”

    路人乙:“那是,送给国公爷的东西必须是新鲜的。对啦,你家的旧铜钱换成新钱没?”

    “换啦换啦,新钱就是好哇,分量成色都足,绝对是好钱。我把家里的钱都存到金龙银行了,还能吃利息比存在家里强多了。”

    “就是就是,陛下真是替百姓着想啊。现在商税提高,农税下降,家里又多了收成,再加上可以做工赚钱,这日子指定是越来越好啦哈哈哈哈。”

    “就是就是。”

    百姓们议论纷纷,镇国公府前的守卫们也是笑眯眯的听着,有相熟的乡亲还会打个招呼,百姓们觉得在公府前就和在自家门口一样自在。

    轰隆一声侧门打开,唐牛端着笸箩横着就出来了。

    “乡亲们呐,排好队啊别着急呀,一个个来。”

    “唐大厨,国公爷还没起呢?我们会不会吵到他。”

    “都跟你们说多少回了,见到国公爷一定要叫大将军,国公爷就喜欢咱们这么叫他。国公爷早就起来了,练完武艺就去了关城巡视,跟你们说哈,国公爷绝对是个亲王,我看见国公爷的龙袍了。陛下还真是舍得,把自己的亲兄弟派到咱们宣府来,这是要护着咱们让咱们都过上好日子呢。闲话不说,开始收食材。老六,你先来。”

    百姓们兴高采烈的排着队等着送菜领钱,一个个嘴里不停念叨着陛下圣明,大将军辛苦。就在这时府门大开,威风凛凛的仪仗鱼贯而出,最前面的旗牌上写着“奉旨巡察九边”,只见队伍中间一位少年官员走出府门翻身上马。

    唐牛笑嘻嘻的对少年官员说:“吴小大人,你这是要巡察九边啊。”

    吴承恩端坐马上哈哈一笑说:“是啊,奉陛下旨意巡察九边,查看防务、新政执行情况以及清查军田,你忙本官走了。”

    “恭送吴大人。”

    百姓们看着这位少年高官扬鞭而去,嘴上啧啧称奇。

    “小小年纪就当这么大的官,将来还不得是宰相啊。”

    “这不重要,你们没听小吴大人说吗,陛下要清查军田。嘿嘿,这样一来,那些贪墨的贼子们可要倒霉了。”

    “这是好事,好事啊。”

    宣府镇北城高远门上,朱厚照和江彬看着城墙上忙碌的民夫,正在皇家厂的将士们的指挥下,将一门门青铜铸造成的野战炮安装就位。这种野战炮是皇家厂新近研发成功的火炮,被命名为正德一式野战炮,使用整装开花弹,后膛装填。具有重量轻,射程远、威力大的优点。只看四五个年轻力壮的民夫就能推动架在双轮跑车上的野战炮,就知道这炮绝对比原来那些固定在炮位上的红衣大炮轻便多了。

    轰,一声巨响,朱厚照向响声处看去,只见几位军士正在匠师的指点下试射架好的野战炮。朱厚照用千里眼观察炮弹落点,初步估计射程达到了十里左右,也就是五千米的射程。远处的草地上升起一道浓烟,一个巨大的深坑出现在朱厚照视野中。

    “嗯,不错。野战炮比红衣大炮轻便,但是威力却大得多。”

    江彬:“陛下,旧式火炮用得都是实心弹,哪里比得上开花弹的威力。有了野战炮,就算是鞑虏千军万马来攻城,臣也让他们有去无回。陛下,臣建议把旧式火炮全都送到皇家厂回炉,九边全换上野战炮。如此一来,一是可以增加九边战力,而是可以快速建立新式军队,淘汰旧军。”

    “你的建议很好,承恩巡察九边干的就是这个事。军事学院今年的毕业生,就不分给你了,甘宁、延绥和大同都不够呢,委屈你一下。”

    “没事没事,咱们宣府军个个都相当于学院的毕业生,臣以老带新就行,先把其他各镇安排好为重。”

    “彬啊,你长进了,有大局观念了。哦,梅翡和杨卿来了,我们下去。”

    杨一清快步走到朱厚照面前,刚要下拜却被朱厚照拖住。

    “杨卿免礼,是为互市而来吗?”

    “正是,陛下互市的确可以缓和与鞑靼各部之间的矛盾,但是臣觉得是不是有资敌的弊病呢?”

    “朕就喜欢杨卿这样的性格,有话就直说,有问题就当面提出来,这很好。杨卿,你也知道皇家纺织厂开工了,需要大量羊毛,这是必须和草原各部进行的。纺织工业不仅是解决百姓穿衣问题,还可以让草原各部和我们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历朝历代征伐草原都是得不偿失,可是如今我们有了纺织业就大大不同了。杨卿想必知道我们的丝绸畅销海内外,今后这纺织面料也必定会畅销海内外,这个收益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所以今后大明对草原永兵绝不是得不偿失,而是收益良多。”

    “陛下说的臣赞同,可是鞑靼不会甘心做我们的附庸的,否则小王子也不会连年征战统一各部了。”

    “杨卿,达延汗可以说是鞑靼的一代英主,但是由于其所设6万户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联盟,而不是像大明这样中央集权制机构。加上游牧固有的脆弱性,鞑靼内部并不是铁桶一块。至少亦不剌太师和满都赉阿固勒呼战败之后,率领残部西逃甘肃、青海,他们是不会老实的。所以,今后大明对鞑靼的策略就是打拉结合,军事上从以守为主向攻守结合转变,对其各部采取分化瓦解的政策,互市就是分化瓦解政策的组成部分。杨卿,征服的手段不只有战争一种,经济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臣明白了,陛下是想通过互市使鞑靼对大明形成依赖,从而扼住他们的命脉,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知我者杨卿也。”

    “陛下,臣明白了,臣这就回去布置。只是臣以为即使互市也应有所约束,像盐铁这些物资要限制,换取的物资应以羊毛、战马和牛羊为主。”

    “哈哈哈,杨卿,鞑靼除了这些还能有什么呢,朕觉得像是绫罗绸缎、珠宝玉器、胭脂水粉、茶叶烈酒这些奢侈敞开。盐铁以及技术工匠等涉及军国实力的严禁互市。”

    “臣也是这个想法,臣就按陛下的旨意去做。”

    “嗯,不仅是你,今后九边都是必须按照这个策略走。各地督察御史、镇守中官必须严格监查,如有违反者严惩不贷。”

    “臣遵旨!”

    “呵呵,杨卿,宣府百姓都说朕这是国公镇九边,这个说法朕很是喜欢,杨卿以为如何?”

    “陛下,这个这个,臣不敢苟同。”

    “哈哈哈,杨卿,你没有幽默感。”

    “陛下,何谓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