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国漫:秦始帝 > 第7章 储君日记

第7章 储君日记

作者:修修玉雪身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一秒记住【奇书网 www.qishu.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进入内城之后,又经过一系列“逻辑自治”的验证,赵政终于验明了正身。

    这个正身指的是赵政也许不是庄襄王的龙种,却绝对是纯正的嬴氏正统,且与庄襄王在血缘上不曾超出二服。

    庄襄王是在正殿里面接见赵政,缁布弁服,头戴十二旒冕,即冠上有覆、元表朱里,上有延板,前高后低,呈俯仰之状,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每尺为现代的六寸左右)。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赵政完全看不清楚秦庄襄王的模样,同样,五彩玉带内的庄襄王也难以从赵政脸上看出熟悉感,父子两人尽皆沉默,良久无语。

    赵政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眼前需要仰视的“便宜”父亲,而庄襄王越是观察越发不喜眼神桀骜,缺乏管教且对自己没有“敬畏”的野生儿子。

    两人都不是会委屈自身之人,赵政呢,政哥可是在秦时界证道成功的“祖龙”,帝皇资历远在庄襄王之上,又怎么可能委身低头,吃软不吃硬;

    而秦庄襄王呢,人家可是至高无上的秦国君啊,纵是有负赵政母子,也绝不会承认的,就算是补偿也是带着“施舍”心态,自不可能打感情牌怀柔、服软。

    于是就在这等相看两生厌的情况下,两个犟种展开了“父子局”。

    庄襄王:这忤逆子,甚至不曾称呼一声父王,他眼里还有没有孤,有没有孤王了!

    赵政:至今都仍不过问一下赵姬的现状,这抛妻弃子的人渣,看来是没有任何悔意了!

    而碍于形势,庄襄王却不得不按捺住心下不悦,先后应允了赵政想要达成之“心愿”。

    其实赵政的要求很简单,一是既往不咎,二是储君之位,第三却是留存义军编制。

    可单是留存义军这一点,就让庄襄王的猜忌之心提升到了最大,本王都还没有死呢,这逆子竟然就想要“大逆不道”了!

    庄襄王直接生起了“摔杯为号”的心思,让大殿内外的甲士一涌而上,将眼前强势专横、目中无人,不将自己这位君王放在心上的逆子剁成肉酱。

    可庄襄王不能,就算此时将赵政杀掉,也无法改变局面,相反咸阳城下的乱军一旦失控,那于秦国而言才是灾难。

    这就样,赵政当起了待遇特殊的储君,并不受庄襄王以及群臣的待见,却是拥有兵权的太子。

    接下来是赵政在秦朝当太子的日常日记……当然正经写日记是不可能的,这年头哪个正经人还写日记啊,这一切都自动记录在扶苏的日志内。

    秦庄襄王年,寅辰月、乙未日……秦庄襄王二年一月七日,天气晴,今天一大早,就与提前有约的吕不韦深入交谈了一番。

    找回赵姬,交还军权,两条有深度的建议都被拒绝后,气冲冲地离开的吕不韦已然放弃了赵政,这也代表着在朝堂上赵政的处境将是孤立无援。

    不过赵政无所谓,坐拥一个秦时界,还怕没有“内鬼”,夜,今晚翻到的是紫女的牌子。

    赵政是爱死了这种抽盲盒一般的翻牌游戏了,源于为了维持卫庄他们的长久存在,不得不对后宫采取限时的节能模式。

    秦庄襄王二年一月八日,天气晴,白日无事,夜里翻出月神的牌子。

    秦庄襄王二年一月九日,天气睛,与吕不韦决裂的后果出现,朝堂上出现了弹劾的声音,随着局势平稳,他们觉得拥有兵权的赵政碍事了。

    夜,认为自己又行了的赵姬被反杀。

    秦庄襄王二年一月十日,天气阴,与吕不韦决裂的恶果出现,由于没人为太子站台,弹劾越演越烈,赵政得到传令,明天必须上朝。

    夜,今晚翻到的是赵妃,哦,就是那位平平无奇的前赵国公主。

    秦庄襄王二年一月十一日,天气阴,面对满朝的指责,赵政双手一摊,直接选择了“摆烂”,差点没将王座上面策划这一切的庄襄王给气昏过去。

    众臣这才醒起赵政那“鬼神莫测”的指挥手段,全都不敢过分威迫下去了,而不想好不容易才平稳下来的局势再起波澜,庄襄王再次忍了起来。

    夜,今夜翻到了雪妃,赵舞确实是一绝啊。

    秦庄襄王二年一月十二日,小雨,卫庄传来消息,昨夜“义勇营”被入侵,盛怒的卫庄非但消灭了入侵者,就连那些受到诱惑的将领也尽数被揪出处决掉。

    夜里无事,翻中了玉妃的牌子,跟随旷修学习之后,弄玉妹子的手艺是越来越好了。

    秦庄襄王二年一月十三日,睛,庄襄王似乎是被卫庄的战斗力给震惊到了,选择了掩旗息鼓,而赵政也有了动作。

    出宫之后,赵政就如鱼得水,更是龙归大海,再也不受庄襄王监控了。

    赵政不准备玩秦时界那一套了,而是要当暴君!

    历史上的政哥以及大秦之所以会被称作暴君及暴秦,完全都是被逼出来了。

    还记得在秦时界的时候,赵政的为难之处么,面对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情况,如此“封闭”的环境下,不依靠“地头蛇”又如何维持得了统治。

    否则的话就算可以强行统一六国又能如何,压根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底层百姓会去支持秦国,甚至就连大秦内部的老秦人也不是很支持。

    要不怎么说秦始帝是千古一帝呢,就是因为他将大一统这个概念,这种丰功伟绩奠定了基准,大秦向后,不能完成一统的朝代,根本就算不上完整的王朝。

    可强行打破封闭圈情感圈,是有代价的,这就好比餷老爹再婚,面对莫名其妙多出来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是人都会懵的好吧。

    而秦国一统战国,成就大一统的天下就类似于这样的情景,硬生生的将七个兄弟姐妹揉和在一起,都可以上演那啥了。

    文化、文字,口音、习俗,统统都要被打断打乱,七个曾经的战国七雄,还祖上全都阔过,问题简直不要更多。

    要知道就算赵政前世,都二十一世纪,除开通用的“普通话”,全国各地的客家话种类之多怕是语言专家都不可能全部精通。

    也许有识之士,智慧之士,文化阶层可以理解大一统的意义,但底层人却绝对不会明白这其中的意义,反而会觉得你秦国是来为难人的。

    归根到底,就是打破旧制、从无到有的困难所在。

    大一统的大秦二世而亡,源于自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喊出的那句口号,王候相将令有种乎。

    那怕陈胜吴广都被按死了,可来自六国故地的起义暴动却如同星星之火,除之不尽。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秦始帝这位“暴君”对于六国的残暴统治,暴秦不死,他们永无宁日。

    可为何秦始帝采用暴政,残酷统治六国旧民呢?都是被逼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先有“暴民”,才会有暴政以及暴君。

    可六国暴民也很无辜啊,人家正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麻匪就来了……呃,祖祖辈辈生活的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