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国漫:秦始帝 > 第26章 封禅华夏

第26章 封禅华夏

作者:修修玉雪身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一秒记住【奇书网 www.qishu.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57章 026封禅华夏

    不知吾等大秦,帝国万万子民百姓、中原文明实该当何族呢?]

    [秦始帝着天子之冕十二旒,三牲祭天,携各家之精各姓之长者,在此凛示敬告上苍、先祖:

    中山之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秦王政五年五月初夏,秦始帝为吾等炎黄子孙族属定名曰:〖华夏〗

    ——秦始帝本纪·封禅华夏

    礼乐、金锣、战鼓,金纹诰书入鼎、袅袅青烟、直上云苍,先是晴天霹雳、随即穹苍大放光明。

    紫霞惊世,浩染天际三千万里之遥,大吉之兆,华夏族,千秋万载永垂不朽。

    后记:始有臣子焉三皇五帝,伏羲族、神农族、皇族、颛顼族、少昊、帝喾族,否。

    初亦有臣子坚持诸侯国皆为周室分封,大周八百年,故余等毕为周人,否。

    亦焉,经三皇五帝、历夏商周三朝者,有商族、夏族、周族,诸王并称中夏、诸夏,夏族得一时公认,然华夏一出,无以争锋。

    华夏蛮靡,罔不率俾。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

    主圣臣贤,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家之福也。

    诗、词、歌、赋、经、史、典、籍,这才是中原,中原文明区别于四方外夷的区别,尊礼仪之大、曰夏!

    有巢氏遮风挡雨、淄衣氏遮体避羞、燧人氏薪火相传……

    从如毛饮血衣不蔽体至锦罗玉衣华冠丽服,从食不果腹到丰衣足食再到谦虚卑让恭敬合礼,我们有华丽的衣裳,华贵的宫殿,锦绣的文章,我们追求着象征一切美好的华美,华。

    加起来,就是华夏族了,华夏衣冠,有仪之大、美美与共。

    中原与四方蛮夷的最大区别就在传承有序,知礼仪有孝悌,文章华美服饰华丽。

    其实后世还有一个更全面合适的称呼,中华民族,这是一个概括了所有中华国人全部民族的意义宏大的集合体。

    可惜对于这种事情,后世远远不及当世,后人真的很难想像,仅是因为华夏族的认同感与否,至光至伟至正与否,两人之间就将进行只能活下来一个的决斗,甚至两军进行一场不死不休的战争。

    赵政出于对未来的德诺后裔、天使一族防范未然,而进行的衣冠华夏之正,却意外地带来了额外的好处。

    先是大秦治下的民间戾气大大的减小了,什么韩人赵人、楚人燕人的,在华夏族之名面前,是不是真正的秦人、老秦人都不重要了,都是同一个祖先,华夏衣冠诸夏正统。

    我们都是华夏族,而秦始帝也是为了我们这个民族本身,让后世子孙也能继续安稳地生活在这片华夏大地,方才修建的万里边城、用以抗击四方蛮夷。

    那还有啥子好抱怨的,就当是为了孙子的孙子吧,不是我说你啊长孙外孙曾子,别听上头那些天天鼓吹故国美好的六国余孽们胡说咧。

    其实六国真要有他们鼓吹得那么好,那为何会为大秦所灭呢,因为秦国强大?

    那为何会是秦国强大,而不是六国的强大,六国加起来更为强大?

    暴秦?暴政!乖孙孙啊,你们可知道爷爷那个时代,每天不是在田里忙活,就是拿起刀枪跟人拼命。

    而且啊,无论是打赢了,还是打输了,仍然要回到田里干活,就算如此一年忙活下来也有大半年的时间是填不饱肚子的。

    相比过去,我们现在至少不用担心吃不饱,逢年过节还能粘上些肉食,这已经是六国之年、就连做梦都想像不到的好事了。

    大半年时间没有见过父亲?我的那个乖乖啊,相比早上出门,晚上就会再也回不来的乱世,以及一旦应征入伍,每一次战斗都是死里逃生来说,仅仅只是见不到人,已经,已经……算了,还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吧。

    从上个月开始,你父亲他们服劳役,还有“工钱”可得呢。

    满是感怀的老民并没有告诉这些牛皮小子,早在年初,大秦帝国就为他们这些服役的家属免去了很大一部分粮税了,这才让他们一家“七”口,两个老家伙一个儿媳妇,就能将四小只养成三个大胖小子,一个圆润闺女。

    虽然平日的闲谈间,身为赵人的赵狗剩,仍然没少说大秦的坏话,长平之战太惨了啊,老民的叔伯与亲爹就是在那时候没了的,然后兄弟姐妹们以及另一个儿子,也在随后的各种战役里面一去不回。

    你说赵狗剩能不记恨大秦么,若非老赵家就剩他这一根独苗,大秦帝国又着实是个庞然大物,早就与空降到他们村的秦守正拼了。

    可慢慢的赵狗剩就不再告怒这们秦武卒了,因为如他这样势单力薄的家庭,注定是会在村子里面受到欺负的,可自从秦武卒来了之后,受排挤受欺辱的日子也一去不回了。

    可对于大秦帝国,赵狗剩终归是深深记恨的,在他朴素的内心里面,如果没有暴秦,他的叔伯亲爹就不会死,兄弟姐妹也不会一去不回。

    这样,他们赵家就不会受到同族排挤、同村欺压……呃,总之都是暴秦的错没错啦,但那暴君可以死那暴秦还是不要跟着一起崩溃才好,赵狗剩可不想再回到曾经的日子了。

    可现在华夏族一出,不知怎地,华夏两个字就如同有魔力似的,一夜翻来覆去的赵狗剩就是睡不着。

    不曾读书只字的赵狗剩并不知道,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信仰是铭刻在骨子里、凝聚在血液里的“基因记忆”,一旦相遇内心深处就会有似曾相识的、强烈的感应以及共鸣。

    虽然以赵狗剩的血脉这辈子都不可能解开“基因锁”,了解到先民的披荆斩棘、先祖的波澜壮阔,可哽咽了一夜怅然若失的他,已在不知不觉中放下了执念,他不恨大秦不恨秦始帝了,只因他也承认了华夏之民。

    如同赵狗剩这样的情况并非特例,一夜之间,大秦帝国的治下竟有河清海晏之象,六国刁民不再刁钻了,心理失衡的老秦人也不再以阶级敌人的目光看待六国难民了。

    赵政差点就乐坏过去了,若非顾忌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到来的“外星文明”,都有心慈悲为怀与民同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