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三国陈贼 > 第二十六章 陈寻论战

第二十六章 陈寻论战

作者:美味番茄汤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一秒记住【奇书网 www.qishu.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叮叮叮。”伴随着清脆的响铃几十个黑衣人出现在了火把的包围之下。

    随着陈寻的一声拿下,近百名兵士持着刀向前逼去。士兵是陈寻临时调来的,他知道以董璜的性格必定会调查自己的身份,而在这两日内也一定会派出杀手刺杀自己,故而早早地做好了准备。

    那十几名黑衣人也是好手,他们奋勇拼杀,对虎贲军的士兵造成了极大地伤亡。但最终寡不敌众,在一名领头的黑衣人的示意下,他们咬破毒囊,嘴角露出黑血,便倒地不起了。

    “没想到董璜的手下居然有这么多忠心耿耿的死士。”看着那些倒地的死士陈寻露出一抹惋惜之色。

    “王买,将这些人的尸体带下去好生安置,我有大用。”陈寻转过头去向他身后的王买说道。

    闻言,陈寻的嘴角高高扬起,气质变得阴冷了起来。

    “我是欣赏他们,但是为了我的计划,他们还是要发挥一些余热。”陈寻此话一出配合着他的阴冷气质使得王买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

    “董璜,我不知历史上菲儿是不是嫁与你为妻,但夺人之妻还是使得我心中产生了一丝芥蒂。

    今日之事使我心中芥蒂全消,可以真正放开手去对付你,此刻我的局已经布下,你准备接招吧。

    清晨,地上还带着点点的露珠,陈寻便早早的来到了李儒的府门口。

    陈寻敲了敲门,脸上露出和煦之色,不一会儿一个奴仆打扮的下人打开了门,一副宿醉未醒的模样。

    “麻烦小兄弟去向文优先生通报一声就说陈寻陈辅之求见。”自从董卓进京以来李儒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风头一时无两,就连他府中的下人也也带了几分倨傲之色。

    “陈寻,陈辅之?你现居何职居然想要求见我家老爷。”

    “现居都尉之职。”陈寻半真半假的答道。

    “都尉,哼就你还想见我家老爷在外头等着吧。”说罢,便立马关上了门也不管外头的陈寻。

    陈寻见状也不恼,嘴角微微上扬,这一切都是他计划好的。

    据陈寻的观察李儒每天都会在天蒙蒙亮的时候离开家中去相府议事,每次大约三个时辰后回家,陈寻挑的时间是李儒出去的一个时辰之后,他想要李儒支持他和董菲的婚事,那么便要展现自己的价值,而想要展现价值便要与李儒交流。

    此事有两种发展趋势,如果那仆从让他进去,那么他就只能在李府的待客室随便找一个位置坐下等候李儒的到来。此法不能达到陈寻预期的目标。

    而另一个发展趋势便是陈寻被李府的仆从挡在门外,在门外等上两个时辰,此法只要等李儒的官轿一到,便迎上前去放声大喊,到时李儒必然会弄清前因后果。陈寻被自己家的下人挡在门外不是应有的待客之道,到时与陈寻交谈之时必会有些或多或少的愧疚之意,使得更易说服李儒支持于他。

    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便是陈寻的攻心计。

    陈寻笔直的站在路旁,整整两个时辰,李儒的官轿终于到来。

    “文优先生。”陈寻在路旁大叫,使得李儒探出了头来。

    看见喊话之人是陈寻,李儒连忙下轿。

    “辅之,怎么在门外等候,快些进去。”李儒下轿之后亲自走到了陈寻的身边连声说道。

    陈寻苦笑一声道:“文优先生你可算是来了,可让我好等。”

    “辅之,此来怎么不进我李府讨杯茶喝。”李儒皱了皱眉,见到此景他已经猜到陈寻被自己的下人阻在门外的事了。

    “我今日有事来求文优先生,故而早早的来到了此处,报了个都尉的实职,然后便被阻在了门外。”陈寻的回答很巧妙,他回答说报了个都尉的实职是因为他虽是校尉之职但是却只能掌控都尉的兵马,此言一出到时李儒就算去查,也查不出什么。

    李儒不动声色道:“辅之此来所谓何事想要求助于我。”

    闻言陈寻脸上挂上了一抹和煦的笑意:“文优先生不请我去喝杯茶。”

    李儒的脸上带着几分歉意,立马做了个请的手势。

    当陈寻被李儒亲自带进了进了李府之后,那名先前阻挡陈寻的奴仆不由得冷汗直流,他知道他完了。

    李府的大厅之内,几名貌美的侍女泡了一壶香茗,端到了陈寻与李儒的面前。李儒坐在左上首主位,陈寻坐在李儒的旁边下首第一个位置显得很是庄重。

    “辅之,有什么话可以在这儿说了。”李儒放下手中的茶杯道。

    “我欲辅佐董公成就齐桓晋文之霸业。”陈寻大声喊道。

    李儒闻言,脸色顿变,连忙拿起刚刚放下的茶杯使劲的喝了一口。

    陈寻以为李儒没有听到,又是一声喝道:“我欲助相国大人成就五霸之业。”

    “你们都退下吧,今日之事不要向外界透露一字,不然你们知道我的手段。”李儒阴沉着脸向左右吩咐道。

    李儒拉着脸问道:“辅之,这可是你兄长的意思,相国大人对你的兄长到是十分看重。”

    “非也,此乃辅之的意思。当今天下董相国手握四十余万雄军,挟天子以令诸侯霸业之相已露,辅之从小也是在兄长的熏陶下饱读兵书,自恃也是文武双全,才华出众之人,当择明主立下不世之功。”陈寻侃侃而谈,眼中透着强烈的自信。

    李儒露出饶有兴趣之色淡淡道:“不知辅之有你兄长的几分火候,莫要做那赵括之辈。”

    陈寻露出一抹笑容坦然说道:“世人皆言赵括纸上谈兵,但我却认为赵括乃是赵国第一名将,千古奇才也。”

    李儒皱了皱眉头道:“继续说下去。”

    长平之败,非赵括之罪。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长平之战败就败在那目光短浅的赵王以及那空负盛名的名将廉颇。

    闻言,李儒的眉头皱的更紧了,显然陈寻的话语对他极具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