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沧海飞尘思未央 > 29 复仇与登基

29 复仇与登基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奇书网 www.qishu.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云舒回他一笑,随即正色道:“君穆风登基以后,曾将‘希铭逆案’的真相昭告天下:至德二十九年,至德皇帝病重,太医在其所服汤药中查出剧毒。皇帝身边的侍从指认太子君希铭是幕后主使。至德皇帝下令彻查。但案件尚未查明,君希铭忽然在狱中自尽,留下认罪书,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

    无玥道:“君希铭本就是太子,且皇帝已然病重,他何必多此一举犯此大逆之罪。而且结局未定,就畏罪自尽,难道就没有人觉得蹊跷吗?”

    云舒道:“是啊,端亲王君希铖派人毒杀君希铭,伪造认罪书,做出自尽的假象。又以皇帝的名义,下令赐死太子妃与皇孙。只是旨意未到,就传来了太子妃携子自尽的消息。君希铖又将皇帝的药换成不对症的普通补药,令他病情迅速恶化直至驾崩。最后假传圣旨,登基为帝。

    这一连串的阴谋,就算是谋划得滴水不漏。但这么多的巧合,怎会没人起疑?恐怕至德皇帝自己,也是将信将疑吧。但那时候,端亲王君希铖已经掌握了宫禁,控制了皇帝身边的人。他以皇帝的名义说话,谁又敢说不信?尤其是在太傅钟起元因为替君希铭喊冤,家破人亡之后,谁还敢出头?”

    无玥问:“太子妃不是携子自尽了?那君穆风是怎么活下来的?”

    “还记得太子府那场大火吗?那其实是为了消灭线索。其实太子君希铭被捕当天,曾提前得到消息,他并没有逃跑,也许是来不及,也许是不愿背负着罪名逃走,以为自己可以把事情解释清楚。

    “他只是为妻儿做了安排。他刚一入狱,下属就护送太子妃姜令仪与长子君言桢出京。君希铭死讯传来时,管家用提前寻来的,年龄身形相仿的无名尸首冒充太子妃母子。又放了一把火,一是为了将尸首烧焦,防止仵作看出破绽。二是制造混乱,让府中仆从各寻去处,掩盖太子妃母子的行踪。”

    无玥抓住了关键字眼:“长子?那么君穆风是……?”

    云舒神色有些苍凉:“君穆风是君希铭的遗腹子。事发时,姜令仪已身怀有孕。出京后,因为没有合法身份,举步维艰。多亏逸亲王夫妇暗中相助,派人将他们送至与世隔绝的凤语部。次年,也就是永昌元年正月,姜令仪产下一子,取名君穆风。巧的是,逸亲王之子君言朴,也是那个月出生的。

    “逸亲王的遭遇,你们在我的记忆中看到了。只是后半段,与君穆风所说的不同。清和禅师受逸亲王所托,将其子君言朴带往宁州,在心觉寺附近寻了一处僻静屋舍,由逸亲王府的老仆照料,并延请名医为其解毒。可怜逸亲王百般筹谋,依然没能保住幼子性命。悲愤之下,决定与姜令仪联手,向永昌皇帝复仇。于是,他们隐瞒了君言朴的死讯,让君穆风顶着他的身份长大,最终光明正大地回到青原,走进政权中心。

    “而长子君言桢化名言峥,入了镇守西部的昭武军。我想,姜令仪这样安排,是因为昭武大将军李韬与镇守南部的扬威大将军杨洪是一同参军、一同从血火里拼杀出来的,杨洪还在战场上救过李韬性命,而君希铭对杨洪有知遇之恩。姜令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这两支军队的支持。

    “君言桢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加上李韬有意提拔,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多次升迁,直到成为李韬的副手,也就是从三品将军。如果他没有死,如今的皇帝应该是他。”

    “他死了?”

    “永昌十九年夏天,照雪河发了百年难遇的大洪水,重岳与皓天西部数州被洪水淹没。重岳有万余人死于洪水,皓天也有几千人丧生,两国还有数万灾民流离失所。重岳灾民偷越国境进入皓天,又跟着边境灾民到内地寻找活路。

    “一下涌进这么多人,西部数州的粮食储备根本不够。朝廷赈济灾民的钱粮,又被层层盘剥,到灾民手中就只剩一口薄粥。到了后来,连野菜都无处挖,想寻片草叶果腹都不能,走投无路的灾民开始抢夺百姓和商户,一些地痞无赖也趁机四处抢掠。百姓商户无法,拿起刀枪棍棒保护自己的财产家人。就这样,小规模械斗渐渐发展成暴乱。昭武军奉命镇压,君言桢就死在那场暴乱中。

    “姜令仪痛失长子,君穆风,就成了她唯一的寄托和希望。君穆风没有令她失望:京中贵族子弟与他称兄道弟,朝中老臣赞他谦和稳重,君希铭的追随者对他寄予厚望。太子君言棣如临大敌,几次使计暗害不成,反而尽失人心。神策大将军周英赫与其子周望北,手握兵权,受永昌皇帝猜忌打压,观望权衡之后,选择支持君穆风。再加上扬威军、昭武军、凤语部,君穆风羽翼已丰。

    “永昌二十一年七月十四日千秋节,百官齐聚奉天殿为永昌皇帝贺寿,青原城内张灯结彩,百姓纷纷上街凑热闹。

    “就在此时,姜令仪与君穆风执至德皇帝遗诏,当众揭开‘希铭逆案’的真相,逸亲王也将帝后残害其妻儿的事情公之于众,群臣震惊。周英赫则率神策军与守卫奉天殿的天策军短兵相接。与此同时,姜令仪、君穆风一方精锐尽出,分头清洗驻守皓天宫的天策军。天策军是永昌皇帝登基后新选,虽然武艺超群,却谈不上誓死效忠。经过一场生死搏杀,很快放弃了抵抗。

    “局势已定,姜令仪与逸亲王下令将帝后幽禁宫中,着三司会审,证实了永昌皇帝弑兄弑父,谋国篡位。八月,逸亲王君希钟与君穆风代理国政,废永昌皇帝与太子,扑灭了废帝亲信及皇后亲族的反抗。之后,姜令仪鸩杀废帝废后。紧接着,弹劾君言棣的折子雪片一般飞来。九月,君言棣因结党营私、贪赃枉法、纵奴伤人等数条罪状,废太子位,斥守皇陵,其党羽也纷纷获罪。一场雷霆万钧的政变,至此尘埃落定。

    “帝位空悬,拥立谁为皇帝,就成了最急迫的问题。朝臣们分成两派,老臣们认为逸亲王年高德昭,君穆风却已是佛门弟子;年轻臣子夸赞君穆风年轻有为,而逸亲王素来醉心林泉。朝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逸亲王和君穆风却都无比谦逊,坚称自己才德不足以服众,对方才是不二人选。

    “如此纷纷扰扰又是月余。最后,逸亲王拿出了心觉寺的弟子名册,上面赫然写着君言朴的名字。这下以此为由反对君穆风的老臣均无话可说,众人方知逸亲王是真的无心权位。说服了群臣,逸亲王又与君穆风剖肝沥胆长谈一次:称自己以往最想过的生活,就是与心爱之人一同醉心诗酒、啸傲林泉,可惜天意弄人,妻儿俱殁,本已生无可恋,为了复仇才活下来。如今心愿已了,只愿远离红尘,等待与妻儿团聚。皇位于他,是枷锁,不是荣耀。请君穆风体谅他,挑起这千斤重担,担起这家国天下。

    “话说到这种地步,君穆风再无法推辞,叩谢逸亲王大恩,答应承袭皇位。次年元旦,君穆风登基为帝,改年号为文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