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做个道士 > 前往芭蕉箐

前往芭蕉箐

作者:指针三点钟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奇书网 www.qishu.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回到房间里,跟往常一样在柜子上点了一盏沉香屑,净心打起坐来,

    调理了一番,我也感觉身体舒服多了。

    其实,虽然我的路很坎坷,但我很幸运有这样的两个人陪着我身边。有句话说得很对,上天给你关上了一道门,也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生活很美好,就看你有没有信心面对磨难。

    一夜无事……

    第二天我的身体没有出现异样,我也准时起了床,开始晨跑。

    只是手上被划开口子的地方稍微有些红肿。

    我才往前跑了大概七八米,我注意到在金竹林石板小道的旁边站着一个穿白衣服的人,那背影很熟悉。

    我放慢脚步,走近一看居然是昨天来这里的小师妹。

    我本想去打声招呼的,她听见我的的脚步声回头了。

    她一个人在这里干嘛?

    她慢慢朝我走过来,是来找我的吗?

    我有些尴尬,可能是紧张,就吞吞吐吐的喊了声师妹。

    她点头了,回了一句师兄。

    不知道为什么,她的眼里总是黯淡无光。她从包里拿出来一个东西递了过来。

    我接过一看,是一块绿色的玉佩。它的颜色很漂亮,纹路清晰,雕刻精致。

    给我一块玉是何意?

    我接过有些疑惑的看着她,她轻声解释道:“这是我师父让我给你的,你很幸运。师父要求让你一直戴着。”

    小师妹说完便往回走了。

    虽然我不知道故真人给我这东西有什么意义,但还是感到有些受宠若惊,朝她大喊到:“替我向她说声谢谢!”

    她停了下来,微微回头露出完美侧脸,“感谢之类的话不必了,留着你以后亲自登门拜访吧。还有,我姓池名鱼。”

    说完便潇洒离去,背影也渐渐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我反应过来,又大声问到,“哪个迟,哪个与?”,可惜她没有回头了。

    是“迟与”吗?好奇怪的名字。

    晨跑完后我问了问师父,原来她叫池鱼,故真人叫故渊。我把这件事也告诉了他,他说既然是他师姐送的,我就得好好珍惜。

    东西早已经收拾好,我们准备吃完早饭再去。

    我招呼杨芳芳吃饭,她一脸嫌弃的盯着我,摇头说不吃。可能是吃了昨晚的东西长了记性。

    我说早饭是我做的没问题的,她犹豫了好一会终于过来了。

    她吃完便拖着行李箱跑到院子里等我们,似乎对这场“旅行”有些迫不及待。师父一再询问她,让她考虑清楚,这躺很累。可她还是执意要去,她说她行李箱里准备得很充分,没问题的。

    我和杨芳芳在道观门口等他们,宋清也拖着他那个黑色的箱子慢条斯理的走了过来。他知道杨芳芳一直在看他,所以他全程无视。

    宋清对她真的没有半点感觉吗?

    可即便宋清对她怎样冷漠,她也从不在意。

    院子里面传来一阵汽车发动的声音,我回头一看,陈梁竟开着一辆面包车过来了。他把脑袋伸出窗外,大喊让开。

    “师父,这车哪来的?”我问到,我怎么出来没见过。

    “这车放仓库将近半年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用。”他答到。

    原来是那个一直上着锁的仓库,怪不得我没有见过。

    把车开出去后,他喊我们赶紧上来。我有些担忧,因为道观离镇上可是还隔了一座山,这里没有修建马路,都是四米多宽的泥巴路。这车能开出去吗?

    昨晚没下雨,所以应该不会打滑。把东西都放进后备箱后,杨芳芳掐住鼻子一脸嫌弃的坐在前面,我和宋清坐在后面。

    师父调侃到:“不至于吧?”

    她立马回答,“很至于!你这车的味道好重!”她边说边费力的把窗户拉开,把头别向外边呼吸新鲜空气。

    他们就这样互怼了一路,车也终于开了出来,终于到了镇上。

    随后便是上了高速,开启了漫长的旅途。从百色到芭蕉箐,全程三百多公里,陈梁真的很辛苦,开了将近两天的车。光是坐车,杨芳芳已经抱怨过无数遍了,可能是开得太久了引起她的不舒适。

    可这不是你自己要来的吗,怪谁。

    我不知道我睡了多久,宋清拍了拍我,说到了。

    我脑袋有点晕,可能是在车上睡太久了。师父说,穿过那个小镇往右走就会到一个名叫“芭蕉箐村”的地方,那个村后面的大山就是芭蕉箐了。

    我们到这里,一路上没怎么吃东西,就吃了方便面,现在也很饿。师父提议吃点好的再走,我赞成。

    准备走这马路对面去买炒米粉的,一只皱皱巴巴的手却拽住了我,吓得我连忙回头,他们也停了下来。

    拽我手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他的摊位旁还有一条大黑狗,看起来是他养的。

    我轻轻摆脱了他的手,一脸疑惑问他“干嘛?”

    老头疑神疑鬼的左右看了几眼,说到:“小伙子,我看你和我挺有缘的,我这儿一个好东西你要不要哇??”

    我看了师父一眼,他们就呆呆的站着,仿佛想知道是什么东西,咳咳,那我只好替他们问问了,“什么东西?”

    他听我有这兴趣,笑了笑神经兮兮的从他摊布的下面掏出一本泛黄的书,说到“这可是我们家的传家宝,看你穿得如此朴素,一看就是缺钱的人。书上写了一个故事,而故事里藏着一个改变命运的秘密,就看你能不能发现了。有空去找找,这个秘密还会给你带来财运!”

    额……

    陈梁噗嗤一笑,“你骗鬼呢!小说看多了吧你?!”

    看这老头辛苦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着,那我就再问几句:“如果真的有钱在那里,你怎么不去,怎么还在这里摆地摊?”

    杨芳芳也笑了,“就是啊。”

    “年轻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家里有这本书,现在老了才发现的哦,我身子不行了,也找不到了。我也无儿无女。”老头一脸悲痛,说得那叫一个惨。

    其实他这副为了生活而拼命讨好的样子,让我想起来我的爷爷。这个老头这么大年纪了,这本书我就买了吧,骗我的话我也认了,都不容易。

    “这本书多少钱?”我问到。

    老头听这话,有些兴奋不已,流利的说到:“原价888,看你和我是有缘人,我就收你四百好了。”

    虽然这数字惊讶到我了,但我还是掏钱买了。

    陈梁急了,努力阻止我,让我三思而后行,说这老头就是来骗钱的。我知道。

    走时老头突然喊停了我,他附加一句到:“年轻人,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千万不要翻开最后一页,因为那最后一页可以在你危机之时救你一命!”

    这老头遍故事遍魔怔了,可能是他老了吧,头脑也不灵活了,体谅体谅。我顺着他意应了他一句“好”。

    吃完东西后我们就开车前去芭蕉箐村。

    车再往下开就是一个村子,村子后面绵延着数座大山,陈梁对我们说到,“师姐说的那位李前辈就在这些山里”

    我把车停在路边的空地上锁上了,因为现在快到六点了,已是黄昏。所以我们想找个村民家借过一夜。

    下面的那个村,是芭蕉箐村。芭蕉箐村隶属于爱尼山乡大箐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爱尼山乡北边。

    我大概看了一眼,这个村里人挺多,大概五十多户。农田也不少,而且家家户户都修了楼房,村民过得很好。当然,去这个村的路上,我们还看见了许多芭蕉树。

    杨芳芳举起手机就拍照,她好像很喜欢自拍,特别是到了漂亮的地方。

    但问题来了,谁开口说借住一晚的话呢?我脸皮薄,都不好意思,而且感觉没人会留外人在家里歇息,毕竟不安全。

    这种事终究还是落在陈梁身上。

    他带我们来到一村民家门口,说让我们学着点他的操作。

    他敲了敲门,好久之后门终于开了,是一个穿花衣裳的三十多岁的男人。

    师父立马笑容满面,毕恭毕敬的对他说到,“你……”

    “咚!!”

    “好”字还没说出口,那个男人立马无情的关上了门。

    空气安静,气氛尴尬……这就是你说的操作?

    他调整好心态,“没事,再来!”

    我们辗转了好几家,得到的结果要么就是人家不理我们,要么摇头拒绝。

    这里的天气好热,即使已是黄昏,但炎热的气息没有消散多少。杨芳芳此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一把蒲扇,卖力的扇着,喃喃自语到:“完了,要热死在这里!”

    我用纸巾擦了擦汗,疑惑问到:“你哪来的蒲扇?”

    她轻蔑的看了我一眼,呵呵一笑:“我路边捡的。”,那眼神似乎在嘲讽我,她有扇子我没有。

    杨芳芳又对陈梁问到:“陈道长,还继续往前走吗,要不今晚就暂时在车里过一夜吧?”

    她的意思是趁天还没黑,赶紧折返回去。

    师父也有些犹豫,左右看了一眼在决定要不要回去。

    “叮叮~”什么东西掉在了地上,发出这声音来,我们都往脚下面看,师父蹲下了,在他脚边捡起了一个东西。

    是一支金簪子,从他的表情里我们可以知道,他现在心里大喊着“发财了发财了!”

    但他还是举起来问了一句:“谁掉的?”,因为我们队里有个女的,保不齐是她掉的,所以问问比较保险。

    看见杨芳芳摇头了,他便高兴的准备将这簪子收入囊中,可就在此时,一个女人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我掉的!我掉的~哥哥”

    这声音,尼玛!

    我们四人齐刷刷的看了过去,迎面走来一个金发碧眼大波浪的美女。

    这簪子可能是她扔过来的,因为她根本没在我们身边,东西怎么会掉在我们身边呢?

    “哥哥!”这女的可劲儿朝陈梁抛媚眼。陈梁倒有些紧张了,哆哆嗦嗦的把东西还给了她。

    金发女人还没有要走的意思,竟摸上了陈梁的肩,说到:“哥哥真好~”

    这剧情,尼玛,白娘子的番外看多了。

    “姑娘啊!大可不必大可不必!!”陈梁边回答边后退几步。

    看这女的很好沟通的样子,我连忙凑到他耳边说到:“师父,这女的好像垂涎于你的美色啊,今晚能不能在一个好地方过夜就看你的了!”

    他立马小声怼到:“你这是在卖为师?”

    我做了一个眼神回他,事态紧急刻不容缓啊,我可不想晚上四个人挤一辆车上!

    金发女人见陈梁后退了几步,又把目光又转向宋清,用她那风骚的眼神看着他。可宋清依旧没有反应,或许是她对这不为美色所动的帅哥提起了兴趣,竟又笑嘻嘻的看着他。

    这一幕让杨芳芳看着不爽了,我也有些不爽。

    从她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来,这金发女的祖宗十八代都被她慰问了一遍。

    “对了,哥哥,你们是哪里人啊?怎么从来没见过你们。”金发女人又将手伸了过来想搭上宋清的肩。宋清依旧不说话,本能的往后退。

    “你的手想干嘛?!”杨芳芳有些生气了,冲着她吼道。

    我拽了拽她,示意她别冲动。我还指望在她家歇上一夜呢。

    这时,陈梁开口说,“我们是外地来的,其实,其实今晚就是想找户人家过夜。”

    金发女人听后又笑了,“早说嘛,今晚啊!妹妹就留各位哥哥和这位姐姐一夜!”

    姐姐?杨芳芳听了一脸怒气,但还是憋了下去,心里有诸多不悦。从样貌上来看也分得清谁年龄更大,这女的还要不要脸了,一口一个哥哥哥哥。

    我赶忙从她手里拽出她的扇子,一个劲的给她扇着,凑到她耳边小声说到:“杨大小姐,消消气……”

    “天色也不早了,跟我来吧。”金发女人说到。

    “谢谢谢谢!”,我和师父回答到。

    我们也跟了上去,原本以为她的家在这个村里,可她竟一路把我们往旁边的小山里带。

    师父有些警惕,停了下来,对女人问到:“小姐,你不是这个村的吗?”

    金发女人回头说到,“我是这个村的啊,只不过我的家住在这山腰上。我们村以前,村民全是住在这个山腰上的,后来渐渐的全搬家到了山脚下,我也是我们村唯一一个没有搬家的人。”

    “那你为什么不搬家呢?”师父问到。

    “我爷爷生前交代不许搬,我们家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那里。”她解释到。

    金发女人又开口到,“看,到了。”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前面不远处有一座两层楼高的红瓦房。

    她把我们邀请了进去,说她家里也不大,就剩下两个空余的房间了,委屈我们挤挤。

    她家里虽然挺干净的,但总感觉怪怪的,我说不出那里怪。

    女人见陈梁在沙发上坐下了,连忙踩着她那八百米的高跟鞋一扭一扭的走了过去,坐在他身边手搭上他的肩。

    陈梁大惊,“你干嘛?!我跟你讲我这人是很有原则的,你不要……”

    “哥哥,我知道你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那时候人家的簪子不小心掉在了地上你没有私吞,所以,人家已经知道了你是个怎样的人了。所以,人家想加你个微信,想认识认识你~”她说到。

    这女的真是风骚。

    “哦额,我头有点晕,先去睡了。”陈梁说罢转身进了房间,他可能头一次见此场面。

    “哦,我头也晕,想睡觉。”我也跟着笑着说到,拉上宋清往里走。

    “我头更晕。”杨芳芳对她说到,表情浮夸,演得很到位。随后朝她准备的另一个房间走去。

    可能是她现在被迫住在这里,“寄人篱下”的原因,她说话的语气也恢复了正常。

    “哎,要不吃了晚饭再睡啊?哥哥!?”她的喊叫声从房间外边传来。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骚的女人,可以用吓人二字来形容我现在的心情。

    一个独居女人留四个陌生人在家里,她的安全意识不高啊。幸亏遇见的是我们这样的好人,这样的正人君子。换别人还不知道得发生什么。

    我看了看时间,快到七点了。有些无聊却不能打游戏,农村本就信号不好,更别提在这样的山腰上有什么信号了。

    突然间想起那本花了四百块钱买的书,趁现在还不困,我想翻来看看。

    “师父,我们今天买的那本书呢?”我问到。

    陈梁答到:“在我包里,想起这件事我就不爽!花四百买了这么个玩意,都跟你说了,那些路边摊都是骗人的……”

    他借着这事又数落我一番。唉,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那个老头说过,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故事,而故事里藏着一个真实的改变命运的秘密,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

    虽然知道他说的是胡话,但我还是买了。我从小推理能力特别强,也喜欢看这一类的小说。

    在路边一眼相中的原因就是这本书很有年代感。

    泛黄残破的卷面,封面上还刻画着一幅画,虽然什么画的是什么已经看不清了,画零零散散的印在上面。我看到了一些五官之类的东西,应该是人。

    其实我感觉我好像真的亏了,这书好薄啊,我是个二傻子。

    我仔细的读了一下这个故事,书里描述的竟是一个关于芭蕉箐和李家守墓人的故事。

    恰好我们此行正是要去芭蕉箐。

    里面的字是人写的汉字,不是打印出来的,说明这本书的年龄最大不超过一百。最小也有可能是今年,残破的样貌被那老头伪造出来的。上面还写着作家名字:李继年。

    他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我给大家大概讲讲这个故事吧。

    李家人从出生时就有一个延续几百年的任务,他们每一代人都肩负着这个使命,什么使命?世代守护着血尸墓!不让里面的东西重见天日。

    说是在三百年前,住在芭蕉箐里的村民夜之间全死了,是被当地的贪官抢夺钱财后一把火烧死的。

    那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将芭蕉箐和死在这里的人们烧为灰烬。还有个别的尸体没有完全烧干净,尸体暴露在外没有任何人去淹没,附近村庄的人听闻了也都不敢过去。

    后来,芭蕉箐那个地方大旱了好几年,树原本长出来了的,确因这天气全部枯死了。周围村庄的人一点粮食都种不出来,也是闹了好几年的饥荒,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当年是他们有缘,恰好遇见一个道士,他是谁?没错,正是李继年的祖宗!

    他一眼看出其中的端倪,是旱魃在做怪,如果再过个几年,它就会破土而出了。到时候不止有吃人吃,还会有僵尸吃人。

    李继年在书中写到,“其实我祖辈当时想安度晚年,不想再插手这样的事的,但看着眼前村民互啃的悲凉场景狠不下心,最终决定接管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