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准备工作

作者:糯米饭饭饭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一秒记住【奇书网 www.qishu.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话虽如此,但顶着烈日赶路大人都难熬,这孩子可怎么受得了?”

    陆氏说这话时,心头庆幸。

    还好白芷从小爱跟着她爹上山采药,前段日子又跟着青木练武身子骨硬朗了许多,不然她真怕女儿也撑不住。

    是哦,天气这么热大人可以熬,孩子可不行。陆氏的话提醒了白芷。

    她得弄个车厢出来!

    村里没有木匠,便是有,这个节骨眼也没空给她做。

    青木和他爹正在杂货间收拾药材呢,白芷赶紧把弟弟喊出来,“青木,跟我去砍竹子。”

    “药材咱们晚上熬油灯收拾也来得及。”车厢不做,可就来不及了。

    “姐,砍竹子做什么?”陈青木好奇。

    “芷儿,家里竹筒够多了,取竹子做什么?”陈松节和陆氏同也疑惑。

    “打算做个车厢,赶路遮阴用。”

    “快跟我走,这东西得抓紧。搞不好咱们后日就得出发!”

    下午两三点才决定离开,就是再着急也要留时间收拾东西,不可能明天就出发。

    他们还有些时间。

    陈青木一听要做车厢,急急忙忙拿柴刀跟上姐姐的步伐。

    姐弟俩体力不错,一口气不停歇砍了半个时辰,拖回了三十根竹子。

    虽然天旱了,但陈家庄没到滴水不剩的地步。

    这些竹子枝叶变得枯黄,但主体还富有生机。

    取回来竹子,白芷在院子里生起了火堆用来烘烤竹子。

    她和弟弟麻利地将竹子劈成竹篾。

    陆氏将孩子放到了一旁,陈松节也把手头的事情放下,一家子齐忙活。

    只为了遮阳用,竹编轻便不占重量,竹编车厢是最合适的选择。

    竹编这活不是谁都会的,陈家人不会,白芷也不会。

    但她空间内的存放的那些书籍有记录。

    靠着强大的动手能力,她愣是做得有模有样。

    “丫头,你这手艺是从哪里学的?”女儿和离后一改先前柔弱的性子开始习武,如今更是竹编都会了,陈松节心头有些疑惑。

    “爹,江家...江家大叔偶尔在家里编些篮子之类的,女儿在江家一段时间耳濡目染也学了些皮毛。”

    村里人多少都会些简单的手艺,也就是陈松木这个郎中是个例外。

    提起江家,陈家人都担心再惹起女儿的伤心回忆。

    几人都沉默了下来,不再言语。

    眼看天色越发黑了,手上的动作越发快了。

    为了加快速度,白芷手头飞快转动着竹篾,口头上不忘指点家人技巧。

    陈青木进步是最快的,折腾了快两个小时。

    一家四口都学会了该如何编制,陈松节心头的疑虑随着他手中成型的竹编慢慢消失。

    余晖散尽,星星月亮露出了面容。

    白芷一家挤出吃饭的时间外,一直忙活到后半夜,那竹编的车厢总算是完工了。

    竹编车厢其实就是个大罩子,四个角用绳子固定在车架上就行了。

    忙碌一整晚,小灵芝也就饿了尿了哼哼两声。

    白芷再一次感叹:真懂事得不像个幼崽。

    夏日天亮得格外早,忙碌到后半夜的陈家人仅睡了两个时辰又起来忙活了。

    虽然怀抱着能再回家的心理,但白芷知道,她们回来的可能性不大。

    旱魃都出了,这干旱也有愈演愈烈的形态。

    现在是炎炎夏日,但过上一两个月入秋季,她们走到柳州时或许天气已经凉爽下来了。

    这就代表,她们连御寒的棉被都得带上。

    光是衣裳就收拾出两麻袋,这已经是删减再删减还没算上小灵芝的尿布。

    先前囤了五百斤陈米,上路肯定也要全部带上。

    家里现在储存水用的是加盖的水缸和水桶,放在家里能行,上路就只能用水囊。

    陈家就一个水囊,路上储水还得用竹筒。

    一节竹筒的分量可以忽略不计,但上百个呢?装上清水的竹筒,那就更加重了。

    加上锅碗瓢盆,白芷家要带的东西至少得一千斤往上。

    可家里只有四个人,陆氏身体不太好顾自己都够呛。

    算下来,能使力的也就三个人外加一头毛驴。

    毛驴撑死能负重四五百斤,长途跋涉还得拉得更少些。

    白芷已经打算好了,到时候她负责推独轮车,孩子让她娘帮忙带。

    被子衣物不太重的东西可以弄个背篓背着,粮食放驴车上。

    装车的时候她偷偷将东西放空间去,用的时候再偷偷补充,应该会轻松些。

    到了这一刻,白芷才开始体会到焦急感。

    这里已经不是那个人手一个储物空间,出行有飞车,速度极快的时代了。

    东西越收越多,白芷的焦虑感就越发严重。

    傍晚,村长再度将陈家庄全体村民召集起来宣告出发的具体时间。

    七月八日破晓时分,也就是后天一大早。

    所有人在村长家门前的大树下,集合出发。

    白芷家有个没断奶的孩子很麻烦,比她家更麻烦的也有,村里有那么几个妇人怀孕的。

    有两个已经怀胎八月快要临盆,要不是听到旱魃的传言,她们是打定主意在村里熬着的。

    大家的东西都在出发前一天全部收拾完毕,收拾完东西无事可做的妇人们开始挨家串门看需不需要帮忙。

    陈松节是郎中,来看他带多少药材的不在少数。

    有那么几个人,隐晦地同白芷搭起话。

    “白芷啊,江家村昨日就全部走了,你知道这个消息么?”

    虽说和离了,但孩子总归是江家血脉,总不能那江家一声招呼不打就走了吧?

    自和离归家后,白芷压根没关注过江家村的事。

    至于他们早一步先逃了,她也没听到什么消息。

    被人提及她老实摇头,“我们两家已没什么相干了,他们走他们的,没必要知会我们。”

    早在女儿说起张氏那恶婆婆行为后,陆氏早将江家人当陌路人了。

    听她人提及江家时与白芷的态度是一样的。“没错,他们走他们的独木桥,我们走自己的阳关道。”

    “说旁人的消息作甚?”

    几个妇人一听就明白了,心头对江家人的行为感到不屑。

    作为曾经的姻亲,竟招呼不打一声就走了,真是够不讲礼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