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征召

推荐阅读: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一秒记住【奇书网 www.qishu.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抵达城北的官坊,望着衣衫破旧的工匠们,李培恩心中五味杂陈。按理说,这些工匠凭着手艺,生活应比普通人宽裕。然而,与普通人不同,他们因朝廷政策,每年需缴纳高额免役费。因此,即便有手艺傍身,他们依然难以过上舒适的生活。或许是长期受官府压榨,当他们看到李培恩出现在官坊,众人立刻变得拘谨。交谈声戛然而止,人人低垂着头,等待他的指示。李培恩沉默片刻,环视一圈后,跳过了客套环节,直截了当地宣布:“我是常州府宣抚使李培恩,计划在崇州岛建设码头,需要各位的协助。”工匠们的脸色瞬间苍白。虽然被捕快召集时已有预感,但亲耳听到被官府征召,还是让他们不安起来。一位年长的工匠鼓足勇气,藏在人群中问:“大人,我们九月才交了免役费,为何现在又要征召?”这也是工匠们此刻最困惑的地方。每年九月,官府收取免役费,交费后便可免去一年劳役,交不起的人才需到官府服役。

    然而此刻,他们已交付了费用,官府却又前来征召,这令众人内心深感困惑。

    “诸位稍安勿躁,我尚未言尽。”李培恩示意众人安静,待匠人们平静下来后,他接着说:

    “此番征召,虽是为朝廷效力,却与以往不同。在本官麾下,你们不仅衣食无忧,更有军饷发放。”

    “表现优异者,本官还将额外给予奖励。”

    “目前暂定每位每月军饷一两五,工作出色者,数额还可增加……”

    李培恩的话语一出,匠人们的脸上满是惊异。

    为官府工作竟有军饷可领?

    而且每人每月一两五?

    这简直是前所未闻的奇事!

    须知以往,无论是朝廷征召匠户,或是征用平民劳役,皆无任何报酬。

    不仅无报酬,就连往返途中的生活费用,也需自行承担。

    对许多贫困的家庭而言,一次劳役足以使他们家破人亡。

    见匠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李培恩让他们讨论片刻,然后继续道:

    “你们已经讨论许久,想必也有了大致了解。”

    “不过,本官还是要先讲清楚。”

    “这份工钱,是给那些真心实意帮助本官工作的人。”

    “若有人以为领取了工钱,便可如往常般混日子,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此,我要明言,凡是在本官手下敷衍了事者,非但拿不到工钱,还免不了受一番苦头!”

    李培恩对匠户采取强硬态度,实属无奈之举。

    与他所救助的灾民不同,灾民跟随李培恩,是为了开拓新的家园,为了将来能分配到土地,他们必定愿意努力工作。

    而这些匠户,虽常年遭受官府剥削,同样是可怜人。

    但他们长期在官府服役,许多人早已习惯消极应对。

    李培恩担心若不言辞严厉,不用官威压制,他们会像从前那样,只混日子不做工。

    然而,匠人们对李培恩提出的工钱似乎颇为满意。

    他们的反应相当积极。

    李培恩话音刚落,便有几个匠人主动站出来回应:

    “大人何出此言,您如此仁慈,发给卑微如我们的工钱,我们自当竭力为您效力。”

    “没错,只要大人给工钱,无论是替哪家做工,我们都会全力以赴,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对呀,每月一两五,做得好还有奖金,这样的好事,谁会不尽心尽力呢!”

    听完匠人们的话语,李培恩也禁不住轻轻颔首。

    尽管每个时代都有其阴暗面,人性的弱点难以掩盖。

    嘲笑贫贱,羡慕富贵是常态,但只要这些工匠大多数愿意为了酬劳尽心工作。

    李培恩便心满意足了。对于那些冥顽不灵的少数人,他打算日后找个合适的机会逐步淘汰。

    “好吧,既然你们有这样的觉悟,我也就放心了。”

    李培恩说到这里,稍作停顿,示意身边的锦衣卫,接着对工匠们宣布:

    “现在我们分组,石匠和木工请这边来,冶铁和锻铁的请到那边去。”

    等工匠们熙熙攘攘地分好队列。

    李培恩才让锦衣卫上前,开始逐一登记记录。

    实际上,县令李岩已交给李培恩一本匠人的户籍册。

    然而,李培恩翻阅后发现其中的数据过于概括。

    因此,他决定亲自重新统计一次。

    主要需要掌握的是工匠们的年龄和工作经验。

    只有深入了解这些信息,

    才能方便李培恩从中挑选并培养出一批技术骨干。

    毕竟,他需要这些工匠的日子不是短暂的一两天。

    人才储备的工作必须尽早启动。

    登记工作从早晨持续到午后,午餐时间,

    李培恩特意安排人采购了大量的炊饼回来。

    他知道这个时代许多人因粮食短缺,没有午餐的习惯。

    但他希望通过这些细微的举动,逐渐赢得他们的信任。

    下午登记完毕,面对眼前不愿离开的工匠们,李培恩略显无奈地解释:

    “我已经讲清楚了,这次的任务繁重,只招募十五岁至六十岁的工匠,你们的年龄不符,还是先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