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权谋大明,阉党崛起 > 第177章 西红柿炖锅

第177章 西红柿炖锅

推荐阅读: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一秒记住【奇书网 www.qishu.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他一边分发,一边介绍:“各位大人,这就是方便面。”

    大臣们揭开盖子,看到汤里的弯曲面条,感到很奇怪。

    “这面怎么会是弯的,竟然有这样的面食。”

    大臣这么一说,还以为这种面食本来就是这样。

    崇祯帝也不清楚,李培恩就解释道:

    “这是煮到六成熟后定型,然后再用油炸,最后再煮成的。”

    大臣们更加好奇了,制作过程如此复杂,味道会有多好呢?

    崇祯帝笑着说道:“我第一次品尝时,也和各位爱卿一样感到惊讶。”

    “他外出游历,见识广博,才能做出这样的美食,我和你们才有口福。”

    众人一听是李培恩做的,还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赞扬,心里的想法各不相同。

    毕竟,没人忘记他是魏忠贤的人。

    魏忠贤已经死了,难保李培恩不会成为下一个魏忠贤。

    崇祯帝没多想,挥挥手说:“好了,各位爱卿,和我一起品尝吧。”

    大家心怀各异,开始品尝方便面,立刻就被它的味道吸引了。

    “这些弯弯曲曲的面条,真的能吃吗?”

    “没见过这种形状的面食,李将军,这是哪里的特产?”

    “你就拿这个来献给陛下?”

    大臣们对李培恩颇有成见,连带着对方便面也有偏见。

    李培恩并不急于解释,等着看他们被打脸。

    崇祯帝却主动为他解释:“我第一次看到这东西时,也和你们一样,觉得新奇。”

    “但尝过之后……真的是美妙无比。”

    原本,大臣们打算联合起来让李培恩难堪。

    但是,崇祯帝一开口,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大臣们端起泡面,脸上满是疑惑。

    紧接着,他们的看法全被打翻了。泡面那独特的滑嫩口感在舌尖舞蹈,汤汁四溅,让人回味无穷。一位大臣半信半疑,又尝了一口。

    “味道真不错,真的很好。”当他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时,已经来不及了。

    旁边的大臣看着他,想反驳却又说不出口,最后只好点头同意。除了少数固执的人,非要和李培恩作对,大多数人都感到满意和开心。崇祯帝吃得心满意足,整个氛围变得轻松愉快。

    几轮酒过后,官员们的话匣子打开了。宴会结束时,天色已晚。大臣们陆续离开宫殿,走向宫门。李培恩想着回去收拾行李,准备去山西,于是走在队伍前面。

    “李大人,请留步。”突然,有人从后面喊住了他。

    李培恩停下了脚步,那人走到他身边,放慢了步伐。来者是个三品官员,亲历过魏忠贤的起落。他感慨地说:“李大人,你现在可是皇上的心腹啊。”

    提到“心腹”,难免让人联想到之前的魏忠贤,话中不满之意不言而喻。李培恩装作不明白,“我只是个太监,怎么能跟赵大人的权高位重相比呢。”

    巧合的是,魏忠贤正是太监中地位最高的一位。赵大人接着说:“地位再高,也是为皇上效力。”

    李培恩听出弦外之音,但他没有回应。赵大人继续警告:“李大人可别走上他的老路,别成为只贪图享乐的大臣。”

    他指的是魏忠贤。李培恩一听还有下文,赶紧装醉糊弄过去:“赵大人在说什么呢,什么这个人那个人的。”

    赵大人以为他在装傻:“你应该清楚当前的形势,朝廷里暗潮汹涌。”

    “你必须站对立场,要知道我们才是正道。”哪个朝廷派系不认为自己代表正义呢?

    李培恩可不想卷入其中,假装喝多了,溜之大吉。他现在只想赚钱。更何况,对于一个了解历史的人来说,参与这些并无兴趣。

    李培恩当晚就去了陕西,第二天下午就抵达了。到了陕西后,李培恩直奔州城的火锅店。店掌柜看到他回来,显得有些紧张。

    “大人,您终于回来了。”看到掌柜的神情,李培恩明白有事发生。

    “别急,先坐下。”他坐下喝了杯茶,然后问:“我不在的时候,店里生意如何?”

    掌柜愁眉苦脸地说:“您不在的这段时间,火锅的配方被人抄袭了。”

    “现在有很多家店也开始做火锅,虽然味道不如我们,但因为价格便宜,吸引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客人。”

    “我们的生意大不如从前了。”掌柜讲述时,连连叹气。正值晚餐时间,店里却有空桌,这在以前是不曾有的现象。

    然而,李培恩却很冷静:“这一点我之前就想到了。”

    火锅的制作其实挺简单的,涮菜在哪儿都能买到。

    难就难在那个麻辣锅底,谁也没想到用那种好看的辣椒来做。

    不过,虽然一时半刻找不到秘诀,但时间久了,从调料里的碎辣椒,还是能琢磨出来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把辣椒剁得太碎来做底料,味道就会差一些。

    至于汤底,一个在厨房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厨师,也能模仿个七八分像。

    再加上价钱比别家实惠,自然能吸引客人。

    掌柜见他不慌不忙,自己反而更急了。

    “大人,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李培恩在店里转了转,发现客人们点的锅底还是那两个。

    于是他灵机一动,想要增加锅底的口味种类。

    已经有了麻辣和骨汤,再加一个什么呢?这真是个好问题。

    第二天清晨,李培恩去了集市,希望能找到灵感。

    早晨的集市熙熙攘攘,李培恩边吃包子边闲逛。

    他顺便买了些调料,无意间看到了红彤彤的水果——西红柿!

    那时候西红柿刚传入中原不久,没想到在这集市上竟然能看到。

    在周礼府的时候,他就已经做过西红柿汤底,只是当时没想过,西红柿在市场上居然已经有售。

    李培恩激动地走上前去,“西红柿怎么卖?”

    “二十文一斤。”

    二十文,都快赶上猪肉的价格了。

    果然,无论哪个时代,进口的东西就是贵。

    李培恩明白,这是因为现在的西红柿产量太低。

    如果要用西红柿做锅底,这样买下去可不行。

    他先买了十斤回去,在制作西红柿锅底时,小心翼翼地保留了西红柿籽。

    等他培育出高产的西红柿,就可以开发其他西红柿产品。

    到时候,一定能大赚一笔!

    李培恩研发出西红柿锅底,并在推出当天半价促销。

    “各位路过的朋友都可以来尝尝,我们店新推出了特色锅底。”

    “西红柿锅!可以喝的火锅汤底!”

    “各位可以来尝鲜,味道独特,酸酸的很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