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刀丛佛影 > 七五、石邃作死 前燕建国

七五、石邃作死 前燕建国

推荐阅读: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一秒记住【奇书网 www.qishu.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王石虎大怒,他马上派兵到东宫,先从太子的身边人下手,拘捕了中庶子李颜、将军孙焘等人逐个审问。

    李颜、孙焘不敢隐瞒,一个个原原本本述说了原委。石虎便杀死李颜、孙焘等三十多人,然后下旨:逮捕太子,把太子石邃软禁在东宫。

    “咳!这样做似乎也有些不妥吧?是不是对这个太子太苛刻了呢?太子确实有过错,但他原来也有过功劳啊,何况打理朝廷一应事务,还是凑合的,废了他另立一个太子未必就比他强。应该给他一个机会,即便他有天大的错,如果能够知错认错改错,就能够也应该赦免他吧。”石虎软禁了太子之后,辗转反侧,好几天都没睡个囫囵觉。

    思虑再三,天王石虎终于作出决定:“赦免太子之罪,本王要在太武东堂召见他。”其实石虎是要跟太子好好交流一番,做做“政治思想工作”,想跟儿子促膝谈心,看看太子到底有啥想法,然后消除隔阂,“团结一致向前看”。

    同时石虎更想知道:是不是这个太子真的无可救药了呢?是不是在他们父子之间真的就到了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那种地步了呢?

    再看太子石邃,听见父王赦免也没一点喜悦的感觉,得到父王召见,更没一点儿危机意识。他口里一直嘟嘟囔囔,自言自语:“赦免太子之罪?太子有什么罪?太子有什么不对?我有罪,用不着你赦免,用不着你可怜。赦免我了,哈哈,说明你错了,你这当父王的知道自己错了!召见就召见,有啥新鲜的吗?反正我都麻木了,没啥意思啊!”

    他大大咧咧地来到太武东堂,朝见天王石虎时既不谢罪,也没什么表白解释。只是朝着父王一跪,懵懵懂懂、含含糊糊说了一句:“参见父皇!”

    然后石邃往殿前一站。似乎对面前的天王和王后有一些蔑视——他仰脸看着宫殿的天花板和雕花——这里的建筑真美啊!但是再美的东西都是一片空白,一片苍白!

    石虎也没再追问杀死女“小蜜”的事情——大概死几个美女、死几十个东宫卫士跟他们的父子关系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吧。

    石虎说:“听说前一段你病了,你有啥不舒服呢?”

    石邃说:“也没啥。”

    石虎说:“再让太医们给你看看吧,身体要紧,有病别扛着。”

    石邃似乎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

    ——石邃正眼也不看眼前的父皇母后太监宫女等等。

    石虎便开始问了:“朕派女尚书去探望你的病情,为啥你把她杀死呢?”

    石邃说:“嗯……忘了。”

    好有性格的太子!这时候还能继续保持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这不仅仅是老鼠戏猫了吧,而且简直是病猪瞎驴戏老虎啊。

    石邃就这样敷衍了几句,也没等天王石虎、母后发话,便不辞而别,扬长而去。玩得真是潇洒!也真是高调又张狂,可以说气焰十分“嚣张”。

    石虎似乎仍然没有恼怒,大概他想做到仁至义尽吧。他派宫中担任“殿中督”一职的贾坚,也就是天王石虎的贴身“卫队长”呗,朝石邃追了过去。

    这个贾坚膀大腰圆,臂力惊人,尤其是他的箭术十分精妙,百发百中,为当世罕见。所以石虎提拔他担任他担任殿中督一职。

    贾坚大步流星急匆匆追赶了上去,两下子就追上了太子石邃。贾坚对他说:“天王派我来问问太子:太子应召朝见父皇和皇后,怎么可以这样随随便便地匆匆离开!?”

    石邃斜着眼睛看了一眼贾坚“卫队长”,似乎啥都没听到。“你问你的,我走我的。”石邃才不管那一套呢!他置若罔闻,头也不回,继续迈步,“坚定不移地朝前走”,径直出宫了。

    他真是死都不怕了,他要“潇洒走一回”啊。

    这简直是小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了啊!

    石虎勃然大怒,终于下令:“废黜石邃为庶人。”

    当夜石虎翻来覆去,思来想去,越想越气:“这种儿子顽劣异常、变态疯狂,连父亲父皇都想谋害,真是无可救药,难以容忍。”就又下了一道旨:杀死石邃和妃子张氏,连同东宫的男女老幼共二十六人,都让他们合葬在一口大棺材内,并诛杀石邃东宫大臣中的门党二百多人,废黜太子的生身母亲郑皇后为东海太妃。

    石虎立儿子石宣为天王皇太子,石宣的母亲杜昭仪被封为天王皇后。

    估计从那以后,石虎再也不会对众位大臣说什么“我们父子关系很铁,有什么理由杀害太子石邃呢?”

    他再也不会说“我无论如何都不能理解,司马氏父子兄弟为什么会自相残杀呢?”这样的话了吧?

    在扫清辽东的情况下,晋咸康三年(公元337)九月,慕容皝接受镇军左长史封奕等人建议,自称燕王。这个慕容皝,史书说他“眉骨隆起有帝王之相,门牙宽阔整齐,身高七尺八寸。雄俊刚毅,富有权谋策略,崇尚经学,擅长天文”。

    十月慕容皝即燕王位,并设立了各种国家机构。以封奕为国相,韩寿为司马,裴开为奉常,阳骛为司隶,王寓为太仆,李洪为大理,杜群为纳言令,宋该、刘睦、石琮为常伯,皇甫真、阳协为冗骑常侍,宋晃、平熙、张泓为将军,封裕为记室监。

    十一月,追尊慕容廆为武宣王;册立夫人段氏为王后,以慕容俊为王太子。定都龙城(今辽宁朝阳)。抛弃过去使用的东晋年号,改称燕王元年,史称前燕。

    辽西的另一股鲜卑段氏头领段辽,在与辽东慕容皝的地盘、人口、资源争夺战中屡屡败北,但是他仍然不甘心失败,显示了顽强的“革命斗争意志”和“锲而不舍的革命精神”。

    这个时候,有一个重要人物出来向段辽进谏,提出“不能再打下去了,再打下去恐怕咱们的基业就全完了。”。

    这个犹如圣僧佛图澄一样具有“先见之明”,有如此深刻洞察力的重要人物,是在辽西先后辅佐过鲜卑段氏五位主子的“元老”级人物阳裕。

    阳裕少年时父母双亡,兄弟姐妹也都早年死去,独自一人生活,即使是宗族之内也没人人能知道他的才能,惟独他的叔父阳耽在他小的时候就看出他不凡,说:“这孩子不仅是我们这一族的出色人才,而且将来还是辅佐时世的好官。”

    阳裕成年后,开始是在幽州刺史和演手下,担任主簿。后来王浚兼管右北平郡时,因为他对阳裕的官声、能力非常的“羡慕嫉妒恨”,便将阳裕改任治中从事,根本不敢重用阳裕。

    建兴二年(公元314年),前赵将领石勒攻克蓟城(今北京),询问王浚的下属枣嵩说:“幽州人士,谁最可任用?”

    枣嵩答道:“燕国的刘翰,是个道德君子。北平的阳裕,颇有理政干事的能力。”

    石勒便问:“如果像你所说,阳裕如此有本事,那王浚为何不重用他呢?”

    枣嵩回答:“正因为王浚不能任用他,所以被明公您得到了,这岂不是明公您的福分吗?”

    石勒听如此说,马上派人去寻找阳裕。很显然是想让阳裕进入他的“君子营”,加入他石勒的“人才库”。

    没料到的是阳裕身穿普通人的服装已经连夜潜逃了——显然阳裕是不想侍奉刘渊、石勒这样的外族首领。

    当时段部鲜卑首领段疾陆眷接受晋朝了给的“骠骑大将军、辽西公”的官爵封号,正在四处招揽人才。他听说阳裕逃奔到了辽西,便虚心接纳阳裕。

    阳裕对友人成泮(读音pan)说:“孔子打算响应佛肸(读音为bixi)的召唤,以匏(读音pao)瓜(即瓢葫芦)无用自喻,伊尹也说为什么要侍奉无道的君主呢?古代圣贤尚且如此,何况我辈呢?段疾陆眷这种人现在召我,岂不是徒然吗?”

    成泮说:“如今华夏分崩,九州离散,中华现在所能统治的地方,仅仅是一小小片而已。谁如果想高傲地隐居,以等待圣明,这犹如是等待黄河之清啊!人的寿命能有多长?古人因此而有岁月如白驹过隙之叹。有道是:‘郡吏的功绩足以荫庇后代’,何况国相呢?你既然提到了伊尹、孔子两位圣贤,那么你也应该能预见一些小的征兆了吧?”

    没想到朋友的一席话竟然说动了阳裕。于是阳裕便应了段疾陆眷之召,担任郎中令、中军将军,处上卿之位。先后事奉段部鲜卑五个主子,很受尊重……

    现在段部鲜卑首领段辽坚决要与前燕君主慕容皝交战,阳裕劝谏说:“我听说对邻国亲善仁义,是立国的法宝。慕容氏与我们国家世代缔结婚姻,慕容皝又是品德高尚的君主,咱们不应集结军队屡屡攻打他们,构成越来越深的怨恨。打来打去,最后受伤害的还是双方的老百姓。我恐怕再打下去,咱们的大灾祸就为期不远了。如果咱们跟慕容皝双方都改掉先前的失误,和好如初,则咱们两国就会像泰山一样安稳,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这样多好啊!”

    段辽说:“你不要危言耸听好不好?我国跟慕容皝那边已经结下了深仇大恨,难以消除了。我就不信我们会败在他们手下。”

    于是,段辽不听阳裕的劝谏,坚持要跟辽东慕容皝决战到底。

    慕容皝当然不是好惹的,他除了组织将士进行攻防之外,他那非常灵光的大脑袋还想到了一招毒计:那就是要与石虎联合,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共同打击辽西段辽。

    公元337年十一月,因为边境不断受到段辽的侵扰,前燕国主慕容皝急中生智,派出扬烈将军宋回向后赵石虎称臣,并让宋回带着他的弟弟宁远将军慕容汗到后赵当人质,乞请后赵发兵讨伐段辽。

    看来这个慕容皝为了对付段辽,对后赵石虎又是称臣又是送人质的,已经不惜血本、孤注一掷了。

    这个想法当然跟石虎后赵一拍即合——石虎早就想狠狠教训这个招是惹非、不安本分的鲜卑段辽了。

    后赵天王石虎为了表示自己的豪爽大方,便谢绝慕容汗为人质,对燕国来使好吃好喝好招待,与宋回秘密约定好明年两军会合,双方共同讨伐段辽之后,让慕容汗跟着宋回一起回去了。

    段辽灭亡的日期果然逼近了!

    给读者的话:

    喜欢本书的书友们,上架前,收藏本书是对本书最大的支持!承蒙收藏,感谢你八辈祖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