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刀丛佛影 > 七八、麻秋战败 冉闵成名

七八、麻秋战败 冉闵成名

推荐阅读: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一秒记住【奇书网 www.qishu.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后赵石虎这边同样出师不利的还有麻秋的大军呢!

    麻秋带领着郭太、石闵大军在段辽使者的带领下,一路向密云山赶去。

    一路上,麻秋看着年纪轻轻的英武小伙儿石闵就感觉不舒服,他就把石闵叫过来跟人家闲扯。

    麻秋说:“石闵,你还是个小娃娃呢,在家里好好玩呗,出来打什么仗啊?战场上很危险的,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你连女人都不能碰了,女人是啥感觉你都不会知道,多冤啊!”

    郭太将军说:“麻将军也太官僚了吧?石闵你都不认识?平常你除了玩女人都忙啥去了?你还不知道吗,他玩过的女人恐怕比你还多呢。不信你们比比谁的孩子多吧。”

    麻秋一听此言,大为惊讶:“什么什么什么?让我跟一个孩子比谁的孩子多?你这话什么意思啊?”

    郭太哈哈大笑:“你看他那张娃娃脸,确实像孩子,可是你知道他多大了吗?”

    麻秋说道:“那我问你,孩子,你自己说多大了?”

    石闵说:“我十七了,麻秋叔叔。”

    麻秋将军得意地说:“你看看吧,他才十七啊,本来就是个孩子嘛。”

    郭太说:“可是他的身高比你矮吗?论孩子的数量比你麻将军少吗?”

    麻秋说:“他再高也是个孩子啊,你怎么老是提生孩子呢……他这么小不可能结婚了吧?即便结了婚,也未必有孩子了吧?”

    郭太又一次哈哈大笑:“你真会猜啊,可惜没猜对。他不但结婚了,而且不是一两年了,而是结婚三四年了。孩子也不是一两个,而是三个半了。你才几个孩子呢?就那一个宝贝闺女吧?你比人家生育能力差远了,所以说,人家了解女人,也不比你差吧?哈哈哈……”

    麻秋惊讶地长大了嘴巴,半天合不上:“啊!怎么还有半个的?真的假的呀?”

    石闵认真地说:“是的,三个老婆,三个孩子之外,现在大老婆肚子又鼓起来了,麻秋叔叔。”

    郭太又一次难为麻秋将军:“你知道他亲爹是谁吗?”

    麻秋说:“我哪有闲工夫研究这个呢?不知道。”

    郭太说:“一想就知道你肯定不知道——他爹是石瞻,也叫冉良或者冉瞻,最后成了左积射将军、西华侯……”

    麻秋说:“哈哈哈……原来是他的儿子啊,你别说了,我知道了,我明白了,他爹也是少年将军,也是早婚早育的。谁的孩子随谁,一点儿不错。只可惜,跟刘曜在高侯那一仗太惨烈了,石瞻将军不幸遇难,咳,太可惜了,英年早逝啊——怪不得石闵总喊我叔叔呢。”

    郭太说:“那你知道他的队伍是怎么来的吗?”

    麻秋说:“这个我还确实知道一点儿。这是皇上石勒的救命恩人郭敬跟冉良一起发展的军队,是原来‘乞活军’的一部分。冉良去世后,这支汉人军队听说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跟着郭敬,剩下的那部分,大概都归了这个石闵了吧。”

    郭太说:“哈哈,麻将军,你真聪明,还知道一加一等于二啊?”

    几个人在马上边走边聊,带路的使者说道:“前边就是密云山了,山路狭窄,林木茂密,大家注意脚下。”

    麻秋大喊了一声,说:“鲜于亮!”

    就见一名壮汉子骑马赶了过来,说道:“偏将鲜于亮到,请将军吩咐。”

    麻秋对鲜于亮说:“你带5000人马作为先锋,随向导在前边开路。我和郭太带领中军在你后边跟随。石闵,你带领你的人马殿后吧。”

    鲜于亮和石闵都答应一声,各自领军执行命令去了。

    麻秋大部队随着段辽使者在密云山这深山老林里边转了好几个时辰,人困马乏,疲惫不堪。

    鲜于亮问使者:“到了没有?段辽说在什么地方跟我们会合呢?”

    使者说道:“大概就在这一带,没确定什么具体位置。好像附近有个大山洞,我再好好找找吧。”

    麻秋、郭太中军大队人马也非常不耐烦了。麻秋对阳裕说:“你们的老主公,藏得这么严实啊?真难找啊!”

    阳裕说:“这个老主公是个没有主见的人,会不会改变主意了呢?老半天了,他早就该出来迎接咱们了吧,难道这里边有什么问题吗?”

    麻秋说道:“不会有啥大不了的吧?他身边没多少兵马可用了,要不他在令支也不会跟咱们赵国大军连个照面都不打,就逃之夭夭吧?不用想那么多,继续找找他吧。”

    又往前走了一阵,发觉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走。于是麻秋命令大军停下,休息片刻再往前走。

    正在这时,就听一声炮响,四面山上都想起了喊杀声,就见周遭乱箭齐飞,滚木礌石,从山上砸了下来。

    箭雨石头之后,就是四面兵将的包围冲击。

    后赵将士一看中了人家的埋伏,有一半人不知不觉就成了冤死鬼。剩下的一半鬼哭狼嚎般的四散奔逃。

    正在队伍末端殿后的游击将军石闵一看前面大乱,马上对自己的队伍做了安排。他查看了周围的地形,发现处在一片开阔地,两边是小山、林木。便对偏将董润、张温说:“看样子咱们中埋伏了,事情紧急,董润你带一千人往东边撤,张温你带一千人往西边撤,有埋伏就冲击一下。我带一千人先抵挡一阵然后向后撤,你们听我鸣金为号,咱们三面再一起杀回来……”

    二位将领率军向两翼撤去。

    麻秋、郭太感觉前面阵脚大乱,也感觉不妙,便随着人流后撤。他们截住一个兵士一问:“前边出了什么事儿呢?”

    兵士慌慌张张地回答说:“段辽的使者看见了,说段辽跟燕国兵将联合了。燕国的兵杀过来了,他们的将军是一位年轻的将领叫慕容恪。他们来势凶猛,转眼之间,就杀死了我们一多半弟兄,先锋官鲜于亮也不知是死是活。”

    原来段辽派使者给石虎送投降书之后,马上就后悔了。他想:“我们和慕容皝虽然多年相互之间摩擦不断,但毕竟还都是鲜卑同族。石虎残暴,人所共知,投降他肯定不如向慕容皝投降比较牢靠。”便赶紧派使者去找慕容皝。慕容皝一看大喜,马上派刚刚击退了石虎大军的爱子慕容恪出马,去招降段辽,并跟段辽预先埋伏下兵马,袭击了麻秋大军。

    麻秋、郭太闻听,大怒,马上杀掉了身边段辽的母亲和妻子,同时率军赶紧往回撤。由于道路狭窄,后赵兵士自相践踏,伤亡严重。

    正在逃亡的时候,麻秋回头一看,就见冲过来一员年轻的将领。麻秋猜想这大概就是慕容恪吧。两人也不多言,便冲过去厮杀起来。郭太在一边一看,几招下去,麻秋渐落下风,便拍马舞刀,冲上前去,跟麻秋共战慕容恪。

    慕容恪丝毫不惧,舞动手中长柄明月弯刀,把麻秋郭太杀的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两人一看不妙,喊了一声:“撤吧!”两个人拨马便跑。

    慕容恪在后紧紧追赶。

    麻秋、郭太夺路逃窜。不一会儿,麻秋遇见了在路口严阵以待的石闵。

    只见石闵带着他的士兵威严地站在当地,犹如泥塑木雕一般一动不动,任凭其他赵国逃亡者从眼皮底下仓惶逃去。

    麻秋匆匆地跑到石闵跟前,见石闵端坐在马上一动不动,还以为这孩子吓傻了呢,便急乎乎地大声说:“孩子,快跑吧,燕王大将慕容恪实在太厉害了,赶紧走吧。”

    只听石闵高声说道:“叔叔先走一步,待侄子会会这个厉害的大将。”

    说话间,麻秋飞马跑了过去,而慕容恪也来到了石闵近前。

    石闵不慌不忙,等慕容恪靠近的时候,才带领手下一千人,各自迎了上去。

    石闵截住慕容恪,两马盘旋,两人交手,慕容恪手持长柄明月弯刀,寒光袭人;石闵左手持双刃矛,右手持钩戟,一看就是个难缠的角色。

    麻秋跑了一段路,回头一看,石闵跟慕容恪两个年轻人战在一处。便自言自语道:“我和郭太两个人都招架不了几个回合,你个小娃娃,就能行吗?”

    果然,两个年轻人打了几个照面,就见石闵拨马就跑。慕容恪策马边追了上来。大概追了三四里地,就听前面一阵罗响。石闵及其兵士一齐杀了回来。

    慕容恪正在迟疑,就见从两侧又杀出来很多赵军,把他和他的燕兵包围了。

    于是慕容恪跟石闵重新胶着在一起,开始了又一次比拼。这一次,慕容恪算是真正领教了石闵的功夫,感觉这个年轻人的功夫决不在自己之下。

    所以,两个人真刀真枪地打了两个时辰,并没有分出胜负。慕容恪无心恋战,便主动策马跳出圈外说道:“且住!你我没分出胜负,明天可以接着来!我叫慕容恪,十七岁,你呢?看你跟我也差不多吧?”

    石闵说道:“明天就明天。我叫石闵,也十七岁了。你我都撤兵吧,明天见!”

    两人收拢了各自的队伍,各自撤出了阵地。

    石闵会合了董润、张温两路人马,然后跟走没多远就跟麻秋、郭太等人见了面。麻秋哪里还敢等到第二天呢,便下令全线退兵了。

    麻秋带着这七零八落的队伍,垂头丧气地回到了邺城。他也感到很惭愧啊——败在了年轻将领慕容恪的手里,同时又在年轻将领石闵的面前表现的那样狼狈不堪。咳!今后你还看不起年轻人吗?

    石虎怒气冲冲地召见了麻秋这个败军之将,恶狠狠地训斥他:“去之前,本王一再叮嘱你,要把受降看得跟作战一样重要。你怎么就当耳旁风了呢?”本来有心要杀了他,但是一想,他和自己都是败在了慕容恪手下,有点儿说不出口的意思,便撤了他的征东将军一职。

    石虎考问麻秋:“你明白收降段辽的重要性吗?”

    麻秋摇了摇头。

    石虎继续问:“你知道慕容皝正在干什么吗?”

    麻秋还是摇了摇头。

    石虎说:“哈哈,慕容皝正在利用段辽,收复段部鲜卑原来的地盘呢。你明白了吗?”

    麻秋恍然大悟:“属下明白了,谁收降了段辽,谁就比较容易控制他原来的地盘。咳!”

    石虎、麻秋都长叹了一口气。

    唯一受到表彰、奖赏的是游击将军石闵,不但跟这个赵军人人敬畏的慕容恪真刀真枪地打了个不分上下,而且别的将领所带的兵损失十之八九,而他所带的三千兵士,无一伤亡,令后赵君臣将士上上下下都对石闵不得不刮目相看。

    石虎马上提拔石闵为北中郎将。

    因此,石闵一战成名,简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要知道,石闵手下原来这三千人,可都是汉军啊,他用事实告诉人们:勇猛善战方面,汉军并不比胡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