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刀丛佛影 > 一0三、内乱未平 外敌来攻

一0三、内乱未平 外敌来攻

推荐阅读: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一秒记住【奇书网 www.qishu.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石冲手下的将领陈宪却对他说:“彭城王石遵杀君夺位,自立为帝,罪大恶极!是不可饶恕的大罪啊!虽然主公您要回去了,但我还是决定要继续南进,等到平定了京师,擒获了彭城王,然后再来恭迎您的大驾。”

    听到这话,石冲也认为:“对啊!石遵篡位夺权,确实罪恶滔天,怎么能不予追究,听之任之呢?”便又改变了主意,继续率领大军向邺城前进。

    石遵听流星探马来报,说石冲率十多万大军前来向他兴师问罪,急速派王擢送信劝说石冲:“不要兄弟相残,再启战端。”但这次石冲没有犹豫,断然否定了石遵的提议。

    石遵便派武兴公石闵及李农率领精锐士卒十万人讨伐石冲。双方在平棘交战,石冲的军队大败,他本人也在元氏县被擒。石遵赐他自杀,并活埋了石冲手下的士卒三万多人。

    武兴公石闵为了进一步掌握大权,控制朝政,抓住机会就分化瓦解石遵的“亲信集团”。

    石闵对石遵进言说:“蒲洪是杰出的人才,如今让他镇守关中,我恐怕秦州、雍州之地就不再会归赵国所有了。让蒲洪镇守关中虽然是先帝临终前的指令,然而如今陛下登位,自然应当改变谋略。”

    石遵思考了一番:“一是认为石闵这是自己人,没有歪心眼;二是自己打仗不行,必须依靠、信任石闵;三是如果蒲洪真的割据一方,确实是难以控制……”便听从了石闵的话,罢免了蒲洪的都督官职,其他的官职待遇则一如从前。

    蒲洪对石遵的这一诏令感到非常愤怒。他回到枋头后,便偷偷派使者前去向东晋投降。

    一听说赵国石虎死亡,赵国又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可把周边几个国家乐坏了。

    前燕平狄将军慕容霸马上给前燕王慕容俊上书说:“石虎穷凶极恶,残暴无比,已经灭亡了。他仅存的几个亲生骨肉,还在自相鱼肉残食,一看就都不是那成器的玩意儿!如今中原之国危难至极,人们急切盼望着阳光雨露、仁爱幸福,如果您统率大军向那里进击,石氏的士兵肯定会自动放下武器,归降于您。”

    北平太守孙兴也趁机上表说:“陛下,眼下石氏内部大乱,咱们应当不失时机地进取中原。”

    慕容俊考虑到先帝大丧刚刚过去,没有答应。

    慕容霸一看上书不见效,干脆心急火燎地亲身赶到龙城,对慕容俊进言说:“难以得到而又最容易失去的东西,就是时机。万一石氏由衰败转而复兴,抑或出现英雄之辈占据了他们的地盘和物资积累,对于咱们来说这不仅是丧失了天时地利,更恐怕是给我们留下了后患啊。”

    慕容俊不慌不忙地说道:“我也考虑到了这些问题。邺城中虽已大乱,但赵国大将邓桓占据着安乐,兵力强大粮草充足,如今若要讨伐赵国,东面的道路便无法通过,我们只能经由卢龙向赵国发起攻击。然而卢龙的山路险峻狭隘,敌人如果居高山之势把我们的部队拦腰截断,则我军将首尾受敌,那将怎么办呢?”

    慕容霸说:“邓桓虽然想为石氏抵抗坚守,但他们必定因为国内大乱而军心大乱,谁不惦记着自己的家乡个亲人呢?所以,只要我们的大军一到,他们自然就会土崩瓦解。我请求率部作为殿下的前锋,东出徒河,出其不意,袭击令支。这样,他们的门户一打开,他们闻讯之后,势必感到震惊,除了闭门固守,就是弃城溃逃,哪里有真心抵抗我们呢?然后殿下率领大军缓缓推进,就不会出现被围困的情况了。”

    慕容俊仍然犹豫不决,于是就召开了一个小型“诸葛亮会议”以听取大家的意见。

    五材将军封奕说:“用兵之道,在于碰到强大的敌人就用智取,碰到软弱的敌人就用势夺。咱们燕国自先帝在世以来,就对百姓提倡道德仁义,练兵备战,武器精良。赵国石虎则对民施行暴政,结果他死未瞑目,其子孙便争夺天下,上下一片混乱。中原地区的百姓,落入水深火热的深渊,翘首盼望救星来拯救。大王如果率兵南进,先攻取蓟城,再直指邺城,关怀安抚亡国之民,百姓们肯定扶老携幼迎接大王,石氏党羽必将望风披靡、土崩瓦解。”

    太史令黄泓说:“如今太白星中天可见,木星停留在毕宿之北,这正是北方之国必然接受天命的应验。大王应尽快出师,以禀承天意。”

    折冲将军慕舆根说:“中原地区的百姓在石虎的暴政下吃够了苦,早就想改换君主以摆脱水深火热的危急苦难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不能丧失。我国自先帝以来,广招贤士,善待百姓,致力农耕,训练士兵,等待的正是今天。如今时机已到,如果弃而不用,顾虑再三,那么这是天意不想使海内安定,还是大王不想夺取天下呢?”

    慕容俊笑着听从了他们的劝告。于是任命慕容恪为辅国将军,慕容评为辅弼将军,左长史阳鹜为辅义将军,称之为“三辅”。任命慕容霸为前锋都督、建锋将军,选择精兵二十多万,进入临战状态,为进攻石氏做准备。

    晋朝的桓温一听说石虎死亡,又见赵国大乱,马上向朝廷上书,要求带兵北伐,但他等了好久仍是音信全无。他也不敢搞“大动作”,便出兵驻扎在安陆,派遣手下几员大将去“开疆扩土”。后赵的扬州刺史王侠一见晋朝兵马来到,便拱手让出寿春投降。桓温手下的西中郎将陈逵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寿春。

    征北大将军褚裒向晋朝廷上表,请求讨伐后赵,并从当天开始进入临战的戒备状态,目标直指泗口。

    晋朝廷商议之后作出决议:考虑到褚裒肩负着镇守京口的重大责任,不应过于深入,而应当先派遣其他部分的军队出征。

    褚裒上书奏言:“前已派前锋督护王颐之等人直接前往彭城,后又派督护米霏进据下邳,如今应该迅速发兵,以造成强大的声势。”

    七月,朝廷授予褚裒征讨大都督,监督徐、兖、青、扬、豫五州的各种军务。褚裒率领三万兵众,直接开赴彭城,沿途的百姓士兵每天归附的都有一千多人。

    东晋朝野上下都认为眼下赵国内乱,光复中原指日可待。只有光禄大夫蔡谟对他的儿子、抚军将军长史蔡系说:“胡人被消灭确实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然而恐怕这更给朝廷带来了忧患。”

    蔡系问:“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蔡谟答道:“能够顺应天意、掌握时机把百姓从艰难困苦中拯救出来的事业,如果不是最杰出的圣人和英雄是不能承担的。不如老老实实地衡量一下自己的德行与力量。如今讨伐赵国之事,恐怕不是当今的贤达之辈就能办成的。如果勉强出兵,这是以劳民伤财为代价,来为自己建立功名。最后会因为才能和见识粗陋平庸,难以遂心,财力耗尽,怎么能不给朝廷带来忧患呢!”

    蔡系问道:“褚裒不能取胜吗?”

    蔡谟摇了摇头。

    蔡系又问:“殷浩呢?”

    蔡谟依然摇了摇头。

    蔡系继续问道:“那么桓温总该能取胜吧?”

    蔡谟终于笑了,说道:“还是不行。原因是他得不到朝廷的支持。”

    鲁郡的五百多家百姓相聚起兵,归附东晋,他们向褚裒求援,褚裒派部将王龛、李迈率领精锐士兵三千人去迎接他们。

    后赵的南讨大都督李农率领二万骑兵和王龛、李迈在代坡交战,王龛、李迈被杀的大败,二人都被后赵俘获。

    褚裒一看吃了败仗,急忙率兵后退驻扎在广陵。

    桓温的部下陈逵也得到了李农打败王龛、李迈的战报,他急忙把寿春城里贮存的粮草武器付之一炬,破坏了城池,然后仓惶逃了回去。

    褚裒主动向晋朝廷上疏请求贬职处分。晋穆帝下诏不予同意,命令褚裒回去继续镇守京口,解除了他征讨都督的职务。

    这时黄河以北大乱,二十多万赵国的老百姓听说晋朝军队向北开来,非常高兴,都想随军渡过黄河,要归附东晋,以躲避战乱。但是褚裒正好在这时已回到了京口,晋朝的军队也没人前来接应。结果这些陷于孤立无援的百姓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后来几乎全部死亡。

    都乡元侯褚裒回到京口之后,日夜听见哭声。他问周围的人:“我怎么日日夜夜总是听见哭声呢?”

    他身边的人对他说:“咳!这全是代坡之战中阵亡者家属的哭声啊。”

    于是褚裒感到既惭愧又愤恨,因此就病倒了。没多久就去世了。东晋朝廷任命吴国内使荀羡为使持节、监徐、兖二州及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徐州刺史接替他。

    后赵乐平王石苞谋划率领关右的兵众攻打邺城,左长史石光、司马曹曜等人竭力劝谏,石苞大怒,杀掉了石光等一百多人。石苞生性贪婪但无谋略,雍州的豪杰之士都知道他一事无成,于是就一起派人把他想攻打邺城的事情报告了东晋朝廷,晋梁州刺史司马勋便率领兵众开赴雍州。

    司马勋率领大军兵出骆谷,攻克了后赵的长城戍,在悬钩设置营垒,离长安二百里。他派治中刘焕攻打长安,杀掉了京兆太守刘秀离。又攻克了贺城。

    三辅地区的豪杰之士大多都杀掉郡守县令等官吏,以响应司马勋。此时,司马勋共有三十多座营垒,五万兵众。

    后赵乐平王石苞于是也就放弃了攻打邺城的图谋,派他的部将麻秋、姚国等统领士兵抵抗司马勋。

    后赵国主石遵派车骑将军王朗率领二万精锐骑兵,以讨伐司马勋为名,趁石苞身边兵力空虚,顺势劫持了石苞送到邺城。

    司马勋这时手下兵力不足,由于害怕王朗的精锐骑兵,不敢继续前进。冬季,十月,司马勋放弃了悬钩,攻克宛城,杀掉了后赵南阳太守袁景,又回到了梁州。

    当初,后赵国主石遵在李城起兵时,曾经对武兴公石闵说:“努力干吧!事成以后,让你当太子。”但后来石遵即位却立石衍为太子。

    石闵自恃有功,想要专擅朝政,但石遵不听他的:“呵呵,我石遵还想赶紧清除掉你石闵或者削减你的权力呢!怎么能当你的傀儡呢?”石遵并不傻——这当然是石遵的心里独白。

    石闵历来英勇善战,屡立战功,石勒石虎之后,就是他最勇猛善战了,四夷和中原久经沙场的老将都都对他心生敬畏。

    按照石闵的一向做法,就是要不断收买人心,包括军心和民心。显然他的志向高远。眼下他既然做了都督,总揽内外兵权,便安抚手下的将士,这是他下的一招棋——那就是向石遵提议,奖赏那些有功的将士们,给他们全都提升一级,有一部分提升任殿中员外将军,封爵关外侯。

    石闵心想:“你石遵是依靠我和这些将士上来的,我提议给这些将士奖赏,你如果同意,将士们就会感激我,听从我;如果你不同意,那么将士们肯定会给你离心离德,肯定对你石遵不满,那么这些将士将会更加服从我,对我马首是瞻。”

    石遵对于石闵的这个提议不加怀疑,因为石闵在石遵上台的过程中,也确实带领手下卖了一把子力气。只不过,他在这个时候犯了混。他认为:“我给你石闵已经加官进爵了,也就代表我嘉奖了你的所有部下。现在我要做的就是打压你的势力,让你碰碰钉子,让你石闵也知道帝王不能处处对你言听计从,处处依着你,我也是有头脑的,不是你的提线木偶,听任你小子的摆布。”

    所以,石遵不但不按石闵的提议,给这些部下封赏,反而在朝会时对这些人提名道姓,品评善恶,所以石闵提请奖赏的那些将士大多数并未受到奖励。

    于是众将士都对石遵充满了怨恨愤怒。

    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劝石遵应该逐渐剥夺石闵的兵权,石遵同意。但是他说:“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不要操之过急,要等待时机。”

    石闵很快就知道了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对石遵的劝谏。心中越发对石遵不满。他对手下将士们说:“石遵之所以能当皇帝,还不全是我的功劳吗?没有我当先锋,他凭啥能当上皇帝?”

    石闵这话又很快传到了孟准和王鸾耳朵里。孟准和王鸾一下子变得坐卧不宁起来,他们急忙上报石遵说:“咱们如果不赶快下手的话,一旦让石闵先下了手,咱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石遵马上就召开了“内阁”紧急会议。

    十一月,石遵召集义阳王石鉴、乐平王石苞、汝阴王石琨、淮南王石昭、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等人入宫,来到郑太后面前进行商议。

    石遵说:“石闵不忠于君主的迹象已逐渐明显,如今我想把他杀掉,怎么样?”

    石鉴首先表态,说:“应当杀掉!”

    石苞、石琨、石昭弟兄几个全都说:“确实该杀。”

    孟准和王鸾声音更响亮:“是啊,赶紧动手杀掉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