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锦绣俏仵作2 > 第七十八章 分析(二)

第七十八章 分析(二)

推荐阅读: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一秒记住【奇书网 www.qishu.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别,你再继续讲讲看,后来怎么了?”方正微笑地追问,“我只是胡乱瞎说的,不过这个《西游记》的故事真的很好听,我喜欢。”

    “后来,后来更精彩。”秦锦绣没了之前的兴致,悻悻地应道:“还有几个很重要的人物没有出场,你一定想不到主角是谁?”

    “哦?还有重要的人物,那,让我猜一猜,你只说了孙悟空的名字,悟空,是佛家弟子的名讳,会不会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无人能收,玉帝没有办法,只能请如来佛主出面,才平息争端,而孙悟空犯戒,会受到惩戒。”方正低着头,沉思了片刻,“或许他被某位得道高僧所救,最后有所作为,哦,既然是西游,定然是与佛有关,看来孙悟空是去西天取经,普度众生了。”

    方正含笑地看向秦锦绣,“不知道我猜得对不对?”

    “艾玛,神了。”秦锦绣真是被聪慧绝伦的方正震住了,高高举起大拇指,“佩服,佩服,你说的一点都没错,哎,那我还讲什么,一点悬念都没有。”

    方正苦笑,“我只是随意猜测,但内在的隐情细节,并不知晓,一路闲暇时,你再给我讲讲,也好一解旅途上的寂寥。”

    “好啊。”秦锦绣甜甜地笑过,“那我就慢慢讲给你听。”

    “好。”方正眼中满是溺爱之情。

    忽然,前行的马车停住了,秦锦绣和方正面面相觑,迟疑地挑开布帘。

    骑在马背上的令狐秋焦虑地拉住缰绳,大声喊道:“不好了,看来我们要有麻烦了。”

    “发生了什么事情?”方正警觉地朝四周望去,“难道京城又传来了什么消息?”

    “这次不是京城,而是边境。”令狐秋身后的郭玄唉声叹气。

    “边境?”秦锦绣不解,“边境怎么了?”

    “辽国和南朝开战了,如今边境已经发生数次混战,我南朝死伤无数。”令狐秋握紧了双拳,“大战一触即发,随时都可能会爆发。”

    “怎么可能?”秦锦绣震惊地睁大双眼,“逍遥王和北王被杀一案已经大白于天下,辽皇并没有扣押我们,我们出辽都后,一路上也是畅通无阻,两国之间怎么会开战呢?”

    “秦姑娘有所不知,此番,不是辽国开战,而是我朝挑起战端。”郭玄认真解释,“是我朝撕毁盟约,对辽开战。”

    “为什么?”方正眸色渐深,“我朝一贯的态度不是迎战?而非求战吗?往日还在一味委屈求全,以保平安,今日为什么要私自挑起战端?撕毁盟约?”

    “哎,真是令人寒心气愤。”郭玄气愤得牙根儿痒痒的,“此番襄阳王蒙羞入狱,朝中那些两面三刀的大臣,竟然煽动皇上收复前朝割让给大辽的失地,皇上也不知道怎么了,竟然听信了这些小人的话。”

    “是啊,前朝失地,已经归属大辽近百年,即使要回来,那些地方的百姓也很难认同南朝,我朝以此为借口出兵,实在是不妥,这些年,边境上虽然屯军数十万,但那些兵甲都是来吃粮的。种地还可以,若是打起仗来,那就……”令狐秋忧心忡忡,“此番辽皇还算给面子,没有趁机追赶,否则,我军必定全军覆灭。”

    “啊?”秦锦绣虽然不懂什么行军打仗,但对古代的军事还有素来了解的,向来外族多骑兵,而中原多步兵,骑兵与步兵在气势上,便一目了然了。

    而外族中,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开弓射箭,因为他们的生活便以放牧、狩猎为生,这样民便是兵的队伍,战斗力极强;中原恰恰相反,百姓都以种地为生,民是民,兵为兵,根本就是两码事。

    而且在战备上来讲,外族打仗,军需极少,一名普通的士兵都拥有三匹以上的马:一匹战马,一匹行军马,一匹母马,战马用来冲锋打仗,行军马用来行军,母马随时可以喝奶,饿了,随时可以狩猎,补充体力,大大减少了辎重,所以外族号称三十万大军,是名副其实的,当年成吉思汗的铁骑,能横跨欧洲,打到莱茵河畔,占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土地,就最有力的证明了外族超强的战斗力。

    远远不是中原的军队能相提并论的,中原的三十万大军,实际有战斗力的只有二十万,剩下十万的押送辎重粮草的军队和火头军,而且二十万大军里,多为种地的农民,以步兵居多,战斗力很差,真正能开弓作战的,一半都不到,所以和外族一旦开战,南朝根本毫无胜算。

    这次来到大辽,感触特别深刻,辽都的大街上,到处都是身强力壮的男子,若真是到了两国开战之时,他们随时可以应征入伍,而南朝就更加不堪一击了。

    难怪一身武艺的郭玄和令狐秋一提到打仗,就没了底气。

    打仗向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秦锦绣挑起柳眉,“那我们快赶到边境,劝说我朝退兵。”

    “退兵?谁敢不遵循皇上的旨意,难道不想活了?”方正摇头,“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劝说辽国和我朝暂缓退兵,我们迅速赶往京都,劝说皇上退兵。”

    “我朝退兵容易,大辽退兵可就麻烦了。”令狐秋冷静地说:“探子来报,大辽三千勇士连夜截营,我十万大军败退三十余里,现在的边境已经不再是宁化,而是大散关,探子还说,辽军有继续攻击的意向。”

    “三千打十万。”秦锦绣撇了撇小嘴,“那个文秀的孟将军也太怂了。”

    “不是他怂,而是我军实在是不行。”令狐秋坦言,“父王曾经对我说过,南朝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经不住任何的折腾,所以宁愿付出沉重的代价,也是求和不求战。”

    “到底是谁,蛊惑了皇上,皇上也是的,怎么像个墙头草,随风摇呢。”秦锦绣抱怨,“江山是他的,他不怕弄丢了,弄坏了,没法对祖宗交代吗?”

    “锦绣。”方正重语阻止锦绣,“皇上虽然是一国之君,但有许多为难之处,我们作为臣子的,一定要为君担忧,不能碌碌无为,一味的抱怨。”

    “知道了。”秦锦绣扫了方正一眼,“那还不快点行军,我觉得此刻抵达边境也没有用,还是直接到京城,找说得算的皇上才是上策。”

    “秦锦绣说得对。”令狐秋握紧缰绳,“皇上大伯虽然囚禁了父王,但并没有抄襄阳王府,也没有削我的王爵,看来皇上大伯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不错。”方正细心推断,“若按照寻常道理,谋害皇子,意图皇位可是忤逆的大罪,势必要斩立决,而且要抄家掘地,但皇上并没有如此做,反而宽待襄阳王府和令狐秋,又刻意将行刑的日子改到一月之后,算算脚力,刚好是我们从大辽抵达京城的日子。”

    方正坚定地说:“看来皇上也是心知肚明,襄阳王是被冤枉的。”

    “对啊,皇上和襄阳王手足情深,哪里会因皇位而决裂?”郭玄常伴襄阳王身边,自然知晓襄阳王的脾气秉性。

    “话虽如此,那皇上大伯为何还要执意判我父王处斩呢?”令狐秋伤心地说:“而我父王又为何要认罪呢。”

    “能让襄阳王和皇上屈服,看来里面定有隐情。”秦锦绣感触颇深地说:“逍遥王死了,如今太子也死了,那只剩下二皇子,这么说二皇子便是未来的储君了?”

    “不,”方正纠正,“宫廷争斗向来复杂,但如今说出这样的话,还有些尚早,据我所知,二皇子的生母,地位不高,相比较太子和逍遥王真是天壤之别,他能被封王已经是被优待了,更别提太子之位了,对他来说是遥不可及的。”

    “二皇子的生母到底是谁呀?”秦锦绣好奇的问道。

    “许昭仪。”令狐秋一字一句。

    “许昭仪?”秦锦绣自言自语,“这个许昭仪什么来历呢?”

    “许昭仪的父亲只是一介商贾,后来捐了个功名,她在宫中不温不火,据说写了一手的好字,素得皇上心意,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中,算得上清秀而已。”令狐秋认真解释,“后宫的佳丽实在是太多了,皇上大伯哪能从一而终,但许昭仪的命特别好,只被宠幸了几个晚上,便怀上了龙子。”

    “哦。”秦锦绣想起凶残的宫廷争斗,轻轻点头,“如此说来,许昭仪能平安生下二皇子,也不件容易的事情。”

    “是啊。”令狐秋点头,“宫中妃嫔众多,但皇上大伯的子嗣少的可怜,据说许昭仪也历经坎坷,二皇子还是早产,生下来时,小脸都是青紫色的,憋了好久,才哭出声音来。”

    “呃。”秦锦绣打了寒颤,艾玛,不会是受到了什么惊吓,或者麝香之类东西吧。

    “不管如何,太子身亡,襄阳王被囚,此时的京城定是大乱。”方正坦言,“我们加快行程,早日赶到京城,找出真相。”

    “好。”令狐秋高举马鞭,大喊道:“传令下去,加快脚力,绕过大散关,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往京城。”

    “是。”郭玄大声应过,策马前行。

    茫茫雪色中,一行人等,马不停蹄地奔往风波汹涌的京城。

    那里有一场强大的风暴等待着他们。

    第二卷完!